第五章 我是个有学问的农民[第2页/共2页]
“既然粮米这么值钱,大哥也说城里那些大户人家都依着这个赚了很多钱,不如俺们家也去发卖粮米,到时候天然就有钱了!”一向没说话的朱家的老三朱刚发起道。
朱明赶紧干咳一声,收回了已经严峻跑偏的思路:“并且你们不晓得的是,如当代道乱着呢,边疆到处都在兵戈,海内也到处都是黑社会,就说我们京东路就是梁山泊的老巢啊,如果要去江南路发卖粮食,这一起上都不晓得会碰到多少次黑社会打劫!到时候小命都丢了!”
一时候一家人都没说话,氛围一度堕入沉寂。
“老三,你整天舞枪弄棒的,那里晓得!他们发卖粮米都要去江南路乃至两浙路,只要那边旱情好一些,以是粮价比我们京东路低,但是你可晓得,不说两浙路,从我们邹县到江南路就有差未几两千里的路程!”朱刚那里晓得环境,朱明不得不跟他解释道。
“大哥读过书,就是懂很多!见地过世面,三哥,我看这事啊,还是听大哥的。”朱小菱责怪了朱刚一句。
朱明前任固然也很聪明,但是十窍通了九窍,就是读书科举这一窍不通,考了两次都没考中县试,加上朱明老爹年纪大了,就回村担当家业了。
“小菱,恐怕你们还不晓得吧,前几年我们大宋各地开端遍及大旱的时候,我还在县城读书,阿谁时候粮价就开端涨了,想必这个事情老爹晓得,并且我们京东路是属于重旱区,到客岁的时候粮价都已经涨到了两千两百文一石粮米了,明天年景比客岁更差,那些黑心的粮商必定又是坐地起价!我们家除了牢固资产,活动资金只要千两银子不到,如果本年粮价四贯钱一石粮米的话,全数拿去买粮食只能买到两百石摆布!我们百口高低不敷吃俩个月的!”
这几年大宋天下各地都是干旱少雨,只要江南那一边略微好一些,以是很多人都趁机做起了粮食买卖,从粮米代价便宜的处所买进多量量的粮食,然后运到粮价高的处所卖出,都是赚的盆满钵满,这个事情朱明当然晓得,因为他前几年一向在邹县县城读书,城里的豪强财主们根基上都在倒卖粮食,并且民以食为天,粮食这个东西,不管多贵,有人饿极了,天然不问代价也要买的。
特别是那些个周边小道八卦消息......咳!
老太公对于朱明临时免收自家耕户本年的田租非常对劲,实在是他本身就是个俭朴的农家人,见不得同村的乡亲们被活生生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