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宫中少年[第3页/共4页]
世人转头望去,座下看热烈的几人赶紧起家,恭敬一礼道:“太子殿下,大哥,你来了。”
两诗词,道尽了九朝古都卓城的繁华。
书声朗朗,读的是一篇平国策论民气的文章。殿中轻烟袅袅,有松露、旃檀、沉香的味道,悠然安闲,闻起来神清气爽,如同大梦觉晓普通。
“你叫甚么名字?”这位皇子不客气的喝问道。
李落垂不语,李玄旭冷酷一笑,扬长而去。瑜王长孙仓猝坐下,噤若寒蝉,目不斜视,就是李落也不肯多看一眼。李落暗叹一声,欣然无语。
四皇子嘴角一动,心中晓得倘若端的逼迫李落太过,只怕万隆帝和太后那里都讨不了好果子吃,不过骑虎难下,也不肯弱了阵容,冷冷的看着李落,沉默不语。
李落心生怜悯,虽猜到四皇子此举是向着本身多些,也禁不住出言相劝道:“四哥,他是瑜王爱孙,也是我们李家属人,四哥就不要难堪他了。”
“你身边坐的但是我大甘皇族中少有的天纵之才,九弟的才调就是父皇也赞不断口,你不能弱了玄楼的名头。”
“对,对。”
“不过你是初来,还不晓得朝经殿的端方。”四皇子慢条斯理的说道。
“知错就好。”李玄奕扫了李落桌上一眼,淡淡说道,“如果喝些墨水就能成大才,天放学子还用得着寒窗苦读么?无稽之谈。”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堂中坐着几个书童,年事不尽不异,大者不过十五六岁,小者最多不过十岁,穿着尽显华贵,俱是大甘的王子皇孙。
瑜王长孙吓的呆了一呆,在王府中原也是被视如珍宝普通,只可惜到了宫里,合座学子没有一个出身差过本身的,俄然见到一个皇子出言扣问,唯唯诺诺,半天说不出话来。
自甘朝太祖李夏拥兵而起,灭残商,定都卓城,自号甘太祖,这座城池的城门高悬甘朝王旗已近两百年,而卓城长明宫中更是奉养了十三位天子,当今恰是第十三代帝君李承德继位,国号万隆。
“对,对,四殿下说的是。”
殿中尽是大甘皇子天孙,不过太子不在此中,一国储君,天然是有帝君格外正视,另有旁人教诲。余下皇子虽说也是身份高贵,不过多少还是要差上些许,只怕也是不肯有德才赛过太子的人。
李落身边的孩童便是如此,是卓城瑜王府瑜王爷的长孙,也不知破钞了多少心机,这才在朝经殿里谋了一席之地,不过只怕不了多久,这位子该是换成别人了。
李落得宠,虽是淳亲王府世子,衣食住行却与宫中皇子普通无二,或有过之而无不及,兼之才学甚有可取之处,万隆帝常常用来比对数落宫中几位皇子,众皇子劈面敢怒不敢言,只是背过万隆帝却少不了冷嘲热讽,幸亏淳亲王权势滔天,李落性子也是随和,没有生出甚么事端。
“好了,你们都好好读书,多听先生授业,不成无事生非。”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哼,既然玄楼说了不是成心,那就算是你偶然。”
“先不忙言谢。”四皇子手一摆,神采转冷道,“次来朝经殿的都要将桌上笔砚中的墨汁喝洁净,胸无点墨,岂不是辱了朝经殿的名声,谁叫你中间坐了这么一个大甘奇才,你们说是不是这个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