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天然色素[第1页/共2页]
杨大壮不止带了“天然色素”,另有连卿要的各种山货——蘑菇、木耳、干果……都晒干串成串,干果分类装在布袋里,都遴选得干清干净。
春草是杨大壮的未婚妻,已经看好日子了,年前就过门。
这下,院子里不但是油香、肉香,另有甜香扑鼻,多种香味又飘飘零荡,飘满了街巷。
小三的莲藕丸子已经在复炸了,油香四溢,还异化着模糊约约的莲藕炖排骨的平淡香味。
子奕在院子里东奔西跑,这边去拿个丸子,那边去尝一口莲蓉,像只欢乐的小狗。
煮莲子的时候鸭蛋黄已经分离出来了,俩人还真是手巧,分离的完整又洁净。连卿拍了拍清秋的脑袋,嘉奖了一句,清秋羞怯地抿嘴而笑。
热锅放入莲蓉,小火渐渐加热,这个过程平分三次插手猪油,小火渐渐炒匀便能够加糖了。比及水分完整蒸发,莲蓉变得油亮成团便能够了。
鱼虾粉是用河里的一种小鱼骨头和河虾,烤干后磨的。那种小鱼巴掌大,乱刺少,味道极其鲜美。
“大壮哥,作坊你和桂花嫂子办理得很好,这些事情也办的用心,这一包是给你和春草姐的,这匹布费事你拿给桂花嫂子。”
连卿很对劲。
“大壮哥,你做的很好!”
把月饼送入烤炉,糯米也泡好了,能够开端做糯米藕了。
莲藕切一小段下来,用筷子帮手把糯米捣进藕眼儿里去,因为没有牙签,连卿便从院里的松树上摘了一把松针,让小三和小五用内力把松针插出来以作牢固。
杨大壮诚恳浑厚,不善言辞,但是因为身强体壮,不管种地做工还是上山打猎,都是一把妙手,是以在村里很受推许。让他办理作坊,办事不偏不倚,并且干活时“身先士卒”,也很能服人。
看着杨大壮一脸浑厚幸运的笑,连卿也感觉内心愉悦,让杨大壮稍坐一会儿,回房取了一对银耳坠和一只银镯子,并一方红绸布和一匹细棉布,包好了拿给杨大壮。
连卿看了看,一样是磨的很细致,便含笑点了点头。
明显连卿比本身小,但是她做这些行动的时候这么天然,像个大姐姐一样。
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煮,煮到筷子一插即透便能够了。
杨大壮也没多做推让,把本身的外衫脱下来垫在背篓里,才谨慎地把东西放出来。
“放心吧,村里统统都好。”
因为模具很薄,便只妙手动把月饼团成圆形,只用圆形模具在大要压上斑纹便可。
连卿让红嫂子把东西先收起来,开端筹办做饭。
瓷罐里是淡粉色的粉末,略微有点鱼虾的腥味,像是虾米的味道。
连卿要鱼虾粉,是想看看能不能调配出近似味精的东西,现在闻起来略微有点腥,如果烤制前放上葱姜煮了不晓得会不会好一点。
杨大壮从背篓里拿出两个明白瓷罐,连卿翻开一看,一个瓷罐里是黄色彩的粉末,黄色很嫩,像是迎春花的色彩,另一个瓷罐里是艳红的粉末,像是阳光下的映山红。两种粉都研磨得很细,还能闻到山果的暗香。
(这个处所的“喜饼”就是白面团里裹上少量枣泥,放进模具里压出形状和斑纹,用铁铛烙熟,再在饼中间点上红点。模具倒是花腔繁多,花朵形状的、锦鲤形的、圆的、方的……缺点是很薄。如许做出来的“喜饼”并不是很好吃,又干又硬,馅料少,只是略有甜味罢了,主打一个寄意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