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宣召[第1页/共3页]
这一年必定不能安静。邻近年底,继震惊朝野的东鞑使团遇伏大案后,又一则有关北燕统帅的传闻,以星火燎原之势,在都城达官权贵中间悄悄传播开来――
“这事不对劲……魏兄,劳你去查一查靖宁侯断袖这动静到底是从哪传出来的――”他话还没说完,外堂里俄然出去了蓝衣小寺人,恰是御前服侍的秉笔寺人田公公的门徒,两人忙止住话头,上前见礼。那小寺人道:“陛下宣严大人养心殿觐见。”
凡是他们有点政治敏感度,都不该听任谎言如许肆无顾忌地传播开来。
“严某身为飞龙卫钦察使,一举一动,皆奉上意,公公这么说,可叫我等难办了。”
傅深的态度让他狐疑这个案子或许另有隐情,而严宵寒需求它背后的本相。
“臣拜见陛下,拜见太子殿下。”
这个动静呈现的蹊跷,但细细想来,很有些可考虑之处。何况人们老是不惮用最下贱的测度试图补全“本相”。没过量久,傅深参军以来的情史已经绘声绘色地传遍了公侯勋贵之家,乃至成了某些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给他传话的是左神枢军大将军魏虚舟,魏家家属庞大,姻亲浩繁,跟京中大部分勋贵都攀得上亲戚。魏将军得天独厚,全北衙禁军里找不出第二个比他更热中于保媒拉纤、传播小道动静的老爷们儿。
“大人,”魏虚舟绕着他转了两圈,奇道,“靖宁侯有那等爱好,他还没愁,你如何先替他愁上了?”
无关公道,也不是为了道义,而是因为他替天子执掌着一把锋锐无双的妖刀。他要看清藏在水面下的澎湃暗潮,才时令制刀锋所向,而不致被它反噬、或者被暗潮卷走。
秉笔寺人田通与飞龙卫夙来不对于,那小寺人与他师父同仇敌忾,也不肯流露口风。直待严宵寒进了养心殿,才发明除元泰帝外,太子孙允良也在殿中。
看来不是甚么好事。严宵寒心中稍安,暗道本身实在是被这些天接二连三的把戏手腕搞怕了,有点一惊一乍。
本朝历代天子极重禁军,皇城内设摆布金吾、鸾仪、九门、骁骑、豹韬共十卫,称为“南衙十卫”。宫内设摆布羽林、神枢、神武六军,专司保护,称为“北衙六军”。别的,另设飞龙卫督察百官,巡行四境,长官为正三品钦察使,有密折直奏御前之权。
魏虚舟一听有事,便要自发地避开,严宵寒却俄然在背后给他打了个手势,一边道:“公公稍等,我几句公事要与魏将军交代。”
那晚他没比及傅深的答复,斯情斯景,再坚固的人也该有所摆荡。严宵寒占了上风,可惜他并不欢畅。
前朝国号为“越”,鼎祚百余年,此中出了一名名垂千古的情种天子,庙号肃宗。
大越灭亡后,这把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因为结果卓著,被相沿至今。大周立国以来,被天子赐婚的大臣有十几位,个个都是位高权重搅弄风云之辈。
傅深闲居在家,不与亲朋故交走动,天然无从得知这些传闻;他部下的人则因为听了太多有关靖宁侯的不靠谱传闻,天花乱坠妖妖怪怪甚么都有,对这些流言早已见怪不怪。
北燕军统帅、靖宁侯、颖国公嫡宗子,不管哪个身份,最怕沾上的就是“断袖”二字。
在大周,爱好男风并不是件特别特别的事,世人对此也格外宽大。但这类事呈现在一个手握军权的将军身上,就不但仅是“爱好”那么简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