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危机[第2页/共4页]
晏蓉一番话,非常干脆利落地剖悉了晏氏的好处弊端还隐忧,让人能更直白看清太原晏氏处境,她想了想,道:“既然阿辞全无登顶之念,我等可行之事便多出很多?”
晏蓉的心机和父亲一样,她要的是划一缔盟,而不是凭借别人。
当初洛阳大乱前夕,他看到了苗头,及时安排满身而退。回到西河张望没多久,羌氐破关竟直入司州洛阳。
晏辞不笨,沉默了,晏珣长叹一声,这恰是他的隐忧。
晏蓉忙啐了一口:“甚么尸身不尸身的,在阿娘跟前,可不准说这话!”她拍了晏辞的脑门一下,后者讪讪捂住。
一强一弱二者缔盟,实在是有些投诚意味的,但晏辞并无称帝之念,这战略不但早早享用了红利,且还提早择一明主,能够制止很多费事。
现粮坊第一待良种已开端大范围推行,太原流派再严,也少不了各方探子,此事迟早为外人所知,与其今后惹人觊觎,不如现在拿出来当缔盟筹马。
战事时候线一拖长,便是以己方弊端去拼敌方的好处,非常亏损。
至于今后的事,那就今后再说。总而言之,一个开端就划一的职位,绝对让太原吃不了亏。
而刚好那么的巧,这个首屈一指之人,还刚好与太原为邻,为缔盟之事缔造了最无益的前提。
“阿蓉?”
他文能提笔安天下,任用贤达,推行新政,轻税薄赋,治下百姓欣欣茂发,冀州之地,算得上乱世中的一片可贵乐土。
以是,危急即契机,在晏庆劲敌即将压境的期间,挑选一个看好的雄师阀缔盟,是一个对眼下对将来都有大利的决定。
他忸捏低头:“我不及祖父之万一,让阿爹和阿姐绝望了。”
“为父平生一大对劲之事,便是得了一双佳儿佳女,阿辞莫要懊丧,你阿姐说的对!”
晏庆天然不例外。
做天子?!
粮食减产在战乱几次的乱世意义有多重,不必多说,这个筹马绝对能弥补太原在权势上的差异,将己方抬到与冀州划一对话的高度。
但这战役总不能一向打下去的,论将士多寡,后勤补给,占有七郡的晏庆上风比太原大出很多。
这么一对父子火伴当然能互补,但晏珣毕竟年长一辈,并且身材有所完善,后事谁也说不好,太原晏氏,始终有一天晏辞得独掌大权的。
到了前院外书房,劈面先赶上前后脚走出来的都尉郡丞,长吏等太守府属官,另有赵先生等谋士,一概都是晏珣的亲信之人。
太原晏氏虽隐有投明主的设法,但那都是今后的事了,现在两边都是拥兵的世家诸侯,虽气力有些差别,但职位也算是划一的,晏珣可从没筹算让太原成为冀州的附庸。
晏庆入洛阳五年,虽殚精竭虑与田崇相斗,但服从也斐然的。资本明里暗里倾斜向西河,陆连续续地,他遥控亲信大将,兼并了并州云中定襄等六个郡,气力飞速收缩,已是当世一流军阀。
晏辞大惊,脱口而出:“阿姐,我向来没想过!!”
晏蓉一番话不是为了打击弟弟的,她柔声安抚:“阿辞你很好,现在都能护着太原,另有爹娘和阿姐了。”
说是时也命也,这话不假,太原晏氏直接错失了扩大最关头的几年,不进便是退了,导致现在劲敌环伺,虎视眈眈,太原压力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