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荒村拾遗 > 后龛村

后龛村[第1页/共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后龛村独一的村民叫赵年荣,六十多岁,因腿部残疾毕生未娶,一向和母亲相依为命。去大哥母亲归天,剩了他一人靠当局的布施度日。

赵年荣双腿残疾,身边没有人照顾,有亲姊妹,但不在身边,偶然候也过来看看。他说姊妹们看重的是当局补助给他的那点钱,对他本人并不体贴。白叟说:“她们想要我的钱,我就是不给。”

紧靠炕的一头,有一灶石头砌的火炉,炉台上放着一碗黄澄澄的小米,火炉里烧着劈柴,火势正旺,红红的火苗窜上蹿下,冒着一股木料的香气。灶旁残破的土墙上挂着些常用的瓢勺锅铲。白叟正在烧饭,揭开锅盖看了看,锅里煮着半锅土豆。土豆熬小米稠粥,是赵年荣的午餐,他说这锅饭要吃两三顿。

在公路的两边,一边是原村委的行政办公场合,一边曾是各种小卖部,现在人去屋空,冷冷僻清。墙上写着“打算生养利国利民”的大标语还是夺目。村务公开栏里张贴着一个村民因私行燃烧被责令写的查抄还是清楚可辨。卫生所的招贴很夺目,门口有中国挪动的告白。想必当年这里曾是后龛村政治经济文明的中间,应当是周遭一带最热烈的处所。现在,统统的房屋全数被烧毁了,人去屋空,四周一片沉着萧瑟。

说不清楚天下有多少乡村的青丁壮涌向了都会垂垂成为了都会住民,又有多少乡村的儿童从上学那天起,就不成能再回到先人们糊口过的故里。他们挑选的门路,无一不是上大学、读中专,或者做保安、做洁净工、摆地摊、当保母,终究留在都会做一名城里人。农夫的后代挑选做甚么的都有,就是没有人挑选持续当农夫。

石头垒砌的废墟在夕阳下冷静鹄立着,赭红色的墙体,有一种颓井残垣的美。设想这里劳作一天的人们,曾经在夏天的早晨,头顶一轮明月,堆积在核桃树下,端着大海碗,家长里短,笑语喧喧……村村通电了,也通路了,只是没有人了。

从赵年荣的院子里走出来,在大峡谷的拐弯处,有一口天然水井,实在那是一个山泉的泉眼,这个泉眼的水旱不减涝不增。赵年荣拖着一条残疾的腿,每日要到这眼井上来取水。

赵年荣的家有一个小炕、一张旧木床、一只画着油漆画的箱子,中间的八仙桌上摆着一台12英寸的电视机,八仙桌两边是两只旧木椅,赵年荣就坐在木椅上。

赵年荣奉告我们说,电视是当局送给他的,客岁过年乡上还送来一条棉被。他用手比划着:“棉被有这么厚。共产党好啊,共产党对我好。”

来到了赵年荣家,只见摇摇欲坠的房屋破败到几近只剩了间架。满院子疯长着荒草,荒草中立着一个锅状的电视领受天线。赵年荣家里有邻村一名孤寡白叟来串门,场面比我设想的要热烈一点。两位白叟抽着烟,满屋里烟气腾腾。

拐畴昔,与赵年荣的屋子相对的处所,有一座废墟,废墟边上庞大的核桃树遮天蔽日,四周散种着一些其他叫不上名字的树。那份韵致恰是陶渊明《归故乡居》一诗中的景象:“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只是不见了“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题记:杨柏大峡谷的绝顶,在山西与河南交界的处所,有一个天然村叫后龛村,本来属于杨柏乡,撤乡并镇后现附属于河北镇,这个村庄现在只剩了一个村民。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