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第2页/共5页]
王皇后点点头,命宦者请南康公主入内殿,并让宫婢奉上茶汤点心。
他做天子的时候太短,为官的时候却很长。
司马昱生于东晋大兴三年,乃元帝司马睿季子。
直白点说,桓容这份上表并不但仅关乎桓大司马的光荣,宣于朝堂,清楚就是一声“站队”的号角。
孔怀情深?
可惜的是,这口气松得实在太早。南康公主前脚分开建康,桓容的上表后脚就到,成为送给司马曜即位的第一份大礼。
南康公主正身而坐,端起漆盏沾了沾唇,就当是饮过。早风俗平淡的茶汤,再饮不下这般浓烈的味道。
“我觉得她会早晨几天,起码要到月尾。没想到这么快。”说话间,王皇后放下竹简,看向陪坐在身侧的胡淑仪。
在司马曜的遮讳饰掩和谢侍中的猜疑中,司马昱葬入高平陵。
她非常清楚,之前两人投向长乐宫,不过是受“好处”和“好处”差遣。现在褚太后势微,随时能够被移到一处偏殿,就此阔别权力中间,苦楚后半生,不趁机抛清已是谢天谢地,那里还会主动往前凑。
同意还是反对?
“从姊安好。”
究竟该拥戴上表还是出言反对,多数人举棋不定。
司马曜和司马道子行在步队中,看到面前一幕,听到震耳欲聋的哭声,均是神情庞大,难言心中是甚么滋味。
司马奕废帝时,宫妃皆随行姑孰。司马昱是父老继位,即位两年仅收了四五个美人,余下都是琅琊王府旧人。
“没有天子金印?”
“坊市设商店几十,南北杂货外洋方物不一而足。”
两边不靠,那就是王谢士族一起?
司马道子腮帮绷紧,指尖攥入掌心。
站到桓氏一边还是筹办投向高平郗氏?
王皇后感喟一声。
从她到达建康后的各种推断,别说先有盟约的琅琊王氏,就连陈郡谢氏和太原王氏都模糊透出几分“美意”。
“诺!”
话题转到幽州,不免提到盱眙坊市。南康公主特地召来虎女和熊女,让她二人报告坊市内的货色店铺以及别致妙闻。
是不是要接管,她不会代替桓容做主。却也没有忽视,而是将动静传回幽州,端看桓容会如此措置。
一时之间,新帝即位的风头全被压过。
此乃朝中议定,司马曜仅需落印便可。
是日,都城一片素白,送葬的步队行出台城,颠末御道,百官沿途相送。至城中,百姓跪送道边,皆衣麻布,哀哭阵阵。
咸安二年,玄月,天子大葬。
究竟是司马曜一时忽视还是另有原因?
胡淑仪没说话,仅是倾身靠近,握住王皇后的手。
但这无毛病两女凭影象报告。
“回府。”
“不说这些闹苦衷了。”王皇后话锋一转,道,“日前大司顿时表所请,先帝已下旨应允。只是三省压下,怕要拖上几日。”
王皇后和胡淑仪听到最后,惊奇以外更有几分神驰。
“等一应事情告终,将天子和阿妹送入皇陵,我会亲身挑一处殿阁安设褚蒜子。如何说也是哀帝之母,两度摄政,经历半生风雨,总该让她过几天安逸日子,无需像先时那般劳心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