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第2页/共5页]
棺木和随葬品送入陵寝,墓门合拢。
送葬步队行到半途,阔别城中人的视野,桓熙桓济俄然发明,身边多出数名面熟的健仆,心中预感不妙,正要作势发怒摈除,就见桓容走到身侧,素袍白巾,如画的面庞竟现出几分冷峻。
出殡当日,西府军高低一片缟素,姑孰城及子城百姓自发相送。桓容身为嫡子,和桓熙走在队前,看到路边的百姓,听到阵阵的哀哭,不免有一阵恍忽。
忠仆眉毛不抬,让人拖下去措置。
桓熙桓济欲对桓容倒霉,本日未能得逞,难保不会再生恶心。
“无妨。”桓容没有转头,目送棺木送入陵墓,沉声道:“我自问心无愧。”
“此事到此为止。”桓冲俄然道。
“奴子气度狭小,目光短浅,竟结合外人欲害亲弟,如此岂能留他!”
桓容没有给两人闹起来的机遇,下半段路程中,始终有健仆跟从在侧,只要稍有不对,立即会将两人砸晕,以“哀伤过分”为由,搀扶着走完整个过程。
贾秉接到桓容手札,晓得后果结果,很快送来复书。
不管兄弟间的干系如何,桓冲对桓温临终之言毫不敢忽视。故而,听到桓容之言,第一反应是将他从事情中“摘”出来,以免鲁莽行事,落入对方的骗局。
“为何不敢?”桓容挑眉,“如果不是顾念‘孔怀之情’,不想大君刚去就让族人生疑,让外人看到桓氏反面,现在就不是让人看着兄长了。”
“人主幼在襁褓,母子一体,故可临朝。今上年出十岁,垂及冠婚,岂可示人君幼弱,以太后临朝!”
照此行事,建康稳定亦不远矣。可想想对方所为,又当即狠下心来。当即修书两封,一封送回盱眙,一封送到王献之手里。
桓冲和桓豁走出一处,低语几声,桓豁眉心蹙紧,手摸向身侧,顷刻落了个空,这才想到佩剑已解,想砍人都没有趁手的兵器。
“不必吗?”桓容看向桓济,侧过身,让出两步外的桓歆,“三兄,以你之见,此举是否有需求?”
“我已同阿容商定,上表朝廷,留桓熙桓济在外,由桓歆入建康。三兄那边临时不动,只是,与大中帮手札,为其选官的事需得再议。”
同时,另有婢仆捧上裙钗簪环,请马氏喝酒前改换。
“如许的,天然不能随葬奉养郎主。”
一应法度走完,送葬的步队转道回城。
“阿兄稍安勿躁。”桓冲看了看摆布,低声道,“此事触及四兄,且有建康京口牵涉此中,不好过分莽撞,以免落入别人骗局。”
桓歆走到桓容身边,疏忽桓祎质疑的目光,低声道:“阿弟行事终留一线,可惜大兄和二兄不会承情。”
彼时,司马道子出城玩耍,完整不知宫中之事,待仓促赶回,看到一片狼籍的火场,对下属马曜阴沉的,目光,心中格登一下,心知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了。
马氏被扶出屏风,看到二十多具尸身,神采麻痹,未出一声。
待葬礼以后,他将携家人搬出姑孰城,世世代代为桓大司马守陵。
“扶我入棺。”
见机一些,放下身材,总有能出头之日。
婢仆倒地,死不瞑目。
早知本日,桓熙桓济是否会悔怨?
“你是何意?”桓熙怒声道,“大君未入陵寝,你就要难堪亲兄?现在族人都在,你可想过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