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第4页/共5页]
“俱是以草木灰异化,未加任何药材。”
三千夫子减去大半,仍旧有一千多人,不是个小数量。且男丁需得十四以上,四十五以下。单是从记录的名册中遴选,就是一个不小的工程。
正如阿黍之前的担忧,桓容过于心慈,在乱世当中,迟早要吃大亏。
钱实和健仆趁机保护马车,穿过混乱的人群,环首刀没有出鞘,倒是舞得虎虎生风,哪个敢带头向前冲,绝对会刀鞘加身,兜头盖脸的打出几个青印。
但事有两面,骗子固然伏法,他“水煮活人”的凶名也随之传播,数日遍及侨州郡县,京口的郗刺使都派人来探听,扣问到底是如何回事。
究竟上,以时下士庶之别,桓容马车行过,流民都当让步。这些人敢冲犯士族,依仗的不过是县令仁德。
“求府君恩赐神水!”
“且慢……”
很多人忆起南逃路上的艰苦,念及死在途中的亲人,禁不住泪如雨下。
“府君慈悲,府君!”
乱世中最不值钱的就是性命。
人群再次哗然。
“府君,这三人招摇撞骗,讹诈良善,拐-卖-孩童,害死性命,其罪大恶极,万死不赎。”
人群越来越气愤,石子以外,草鞋木块接连飞出。
彼时,聚在和尚门前的百姓越来越多,之前“病愈”的流民现身说法,站在石头上,大声道:“我一起难逃,又病又伤,就是服了半盏神水,现在病况全消,伤势病愈!”
很快,十人走到板屋跟前,钱实扬起下巴,对盘坐屋内,身边摆着五六只葫芦的和尚道:“这些金帛够不敷买下统统神水?”
黑塔似的壮汉,肩扛一只大锅,形象实在令人发笑。但看过典魁的神采,没人敢收回笑声,都是脊背发凉,不由得退后半步。
一名和尚将要开口,健仆却一拥而上,抓手的抓手,抬脚的抬脚,几步上前就要投入锅内。
至此,桓容在盐渎的声望一时无两。
有人闻声转头,看到车辕上的桓容,当即大声道:“县令来了!”
思及此,世人望向桓容,均是满脸冲动。
“诺!”石劭应诺。
祷告声中,氛围愈发显得庄严。
“杀了他们!”
石劭和钱实到达时,板屋四周已被围得水泄不通。
“不能下水,千万不能啊!”
归根结底,时逢乱世,百姓朝不保夕,前脚尚能一家团聚,后脚怕就会碰到乱兵。
“我知。”桓容点点头,声音干涩,坐回到车厢内,道,“回到县衙后,烦劳敬德执笔,将这三人罪过录于纸上,告白盐渎县内。如四周州县有人来问,亦可奉告。”
“府君,这是?”石劭看着火堆燃起,似有些不明白。
“该将他们千刀万剐!”
比拟之下,两名和尚则是神采骤变,抖如筛糠。
人群顿时哗然。
百姓先是茫然,随后恍然大悟,看着两只大锅,神情万分热切。
这那里是高僧,清楚就是两个骗子!
比起那些砍手断脚,剖腹挖心,转眼还是四肢无缺的和尚和比丘尼,这两个和尚的骗术的确不值得一提。恰好就是如许浅薄的骗术,却能蒙蔽百姓,煽动听心,让人防不堪防。
钱实上前半步,道:“府君,两个和尚奸刁,石舍人不好动武,不免留下话柄。仆在北城时,见多恶棍恶侠,不若令仆前去,定让他们钻不得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