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置位上坐(一更)[第2页/共3页]
太后平生站在高处,幼年时陪着先皇即位,又扶养皇上担当皇位指掌天下,厥后又教养太子在身边。她的凤仪和蔼势拿出来,那是在朝堂上都会震三震的。现在气势全开,让宫里带来的人和东宫的一众主子们心底都凉了半截。
花颜放下衣袖,暴露她那张脸,往下望着太后。
花颜倚栏下望,声音飘散在风里,落到空中打了数个扣头,“方嬷嬷,你带着人快去驱逐太后的驾吧!我一时下不来,就不去了,秋月陪着我就好。”
她揣摩了一下,以免被人看到,赶紧起家,藏去了假山石头后。
花颜又幽幽地叹了口气,“太后不明白吗?那我便说得清楚些。我天生是个俗人俗物,自知配不上高立于云端的太子殿下。甘心自请拔除婚约,不入东宫,不嫁皇家,不入玉牒,不背这江山社稷千秋功业之重,愿分开东宫,永久不踏足都城。何如殿下不允,我没法,在此恳请太后,劝劝太子殿下吧!”
花颜看向东宫门口,太后凤辇停在那边,并未当即下车辇,明显是等着她去接驾好好地给她一个经验呢。她弯起嘴角,眉眼含笑,想着这位老太太真是打错主张了。她既不肯意嫁给云迟,不肯意做天家的媳妇儿,如何还会这么端方地上前任她清算?她又没傻透!
一众宫人们有的骇然尖叫了起来。
花颜闻言无法隧道,“本来太后也做不得太子殿下的主吗?那花颜只能以死明志了。”话落,她看着离地几十丈高的空中说,“我与殿下,现在只背了个懿旨赐婚,未曾大婚,就不算是皇家的人,我如果死了,也不会入皇室玉牒的吧?如许是极好的。我死也不肯背着殿下压在我身上的千秋社稷之重呢。”
世人浩浩汤汤地进了府邸,一起穿过垂花门,踏过廊桥水榭,走了足足三四盏茶的工夫,才来到了碧湖畔。
福管家也想到了太后是为太子妃而来,捏着盗汗看向一旁的方嬷嬷。
秋月在远处的亭子里,垂柳挡住她大半个身子,她探出头,瞅了高阁上一眼,终究明白本日蜜斯闹的哪一出了,本来是为了太后。她远远地对着方嬷嬷点头,声音也飘散在风里,“嬷嬷快带着人去吧,蜜斯由我看着。”
花颜叹了口气,“我与太子殿下,实在不是天作之合的良缘良配,不肯累及殿下千秋功劳和南楚运数。何如昨日与殿下议谈,殿下过分固执不改其志。我便想着,不如就在这高阁上,来个身故骸骨灭,全了殿下这一场选中,也能全了殿下的千秋功劳盛名,免得有朝一日,殿下有个不顺,便有人赖到我怨到我身上,这但是我实在不能接受其重的事情,也是我临安花家不能接受其重的事情。”
周嬷嬷挑开车帘,向内里看了一眼,黑压压的人群中,福管家和方嬷嬷跪在前面,跟在二人身后的都是婢女主子打扮,没见到哪个女子像是太子妃。
太后远远地愣住脚步,她因为气怒,连软轿也没用,一起走来,走得急了,停下来不断地喘气。多久没走这么远的路了,她都不记得了。
福管家赶紧从地上爬起来,头前带路,悄悄想着,太后这般气势汹汹,可如何是好?又想到太子妃连殿下都不怕,本日谈判起来,指不定谁亏损呢。
说完,她俄然放手,身子懒懒地向外一倒,人顿时从高阁的雕栏上掉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