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勇气与荣誉(一)[第2页/共4页]
说到这里,曾华不由地拍了拍身后的墓碑:“当有越来越多的人跟从我后,我也晓得权力越大,任务也越大。”
走到最后,曾华忍不住泪水长流,最后跪倒在一块墓碑前,嚎啕大哭。
这名军士的圆盘倒顶头盔丢落在一边,现出狼藉的发髻,而包头发的布巾一边还挂在发髻上,另一边垂落在肩膀上。他身上的黑甲也非常残破,能够清楚地看到有几个破口陈迹,暴露内里的布袄。而最显眼的倒是他前身上的五支箭矢,别离插在他的肩上、腹部和胸口上,上过疆场的人从露在内里的箭身是非一眼便能够看出这些箭矢插得有多深,这位军士已经是处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了。
走过阙门就是用水磨青石铺设的正道,两边的草地上种满了松柏,就像是两排肃立在那边的尖兵,在呼呼的晨风中微微扭捏着,恐怕打搅了这里寂静的氛围。
曾华闻声赶紧站了起来,对着长安的方向说道:“该圣礼拜了!”明天是仲春初二,是圣主黄帝驭龙升天的日子,也是圣教中非常昌大昌大的圣礼拜。
分开石墙,走过了六十余级台阶,穿过几排密密麻麻的松柏树,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是如同梯田一样的陵墓。在绿草中,足有上千座红色墓位有挨次的环绕着山体一级级地向山顶摆列着,每一座墓位前都有一块不大的大理石空位,上面立着一面灰玄色石墓碑,上面刻着墓位仆人的名字、生卒日期和简朴事迹。
很较着,在右边石墙只要跪着和伏下的两名军士,而左边的石墙却刻满了数十名正在冲锋的军士,背景另有模糊约约呈现的成千上万的军士,全数被堆积在左半墙那相对狭小的空间里。一幅千军万马奋勇冲锋,旗号齐指向前的景象跃然呈现在石墙的左边。
拾步走下台阶,一块全由水磨大理石铺设的平台突然呈现在世人面前。这块空位就如同是一整块大理石做成的一样,像一面玄色的镜子悄悄地躺在那边。走在这平坦而光亮的石面上,统统的人都不敢用力,只敢悄悄地屏住呼吸,谨慎地清算着脚步。
曾华坐在墓位的前面,摆摆手说道:“诸位不要太焦急,曾某只是一时有感发作罢了。想我举旗十年,跟从我的人数以十万计,他们中很多人不懂甚么民族大义,不明白甚么叫为国捐躯,他们中有很多人只是感念我的一点点恩德,为了我的一句话抛头颅洒热血;有的人受感于我摈除胡虏的号令,离家别亲,驰驱于天南地北。我如果不赐与他们名誉,不为他们显名,让他们的事迹传播于天下,铭记于史乘,我如何安立于六合之间呢?”
明天曾华这么一番大哭应当是这里凝重的氛围触发了他,让他一时所感才有这么一番宣泄。
在义士墓碑前,曾华等人面向北方膜拜默念了三次,然后站立起来。曾华紧紧地拉着摆布两边的王猛和车胤的手,而王猛、车胤的手别离拉着笮朴、张蚝的手,面向北方,悄悄地等候着。
身后的王猛等人赶紧走上前去,扶住曾华,不住地安抚道:“大将军,请节哀。”
曾华闻声转过甚,点点头答道:“是的,我们该走了,持续我们该做的事情。”
曾华的脚步也放得极轻,一步一步地走在正道上,他的身也和正道一起时不时地隐现在树荫和拂晓的阴暗之下。走过一段不长的正道,就看到一个不到十级的台阶,通向一块空位。两名宿卫军军士腰挎横刀,手持长矛分立在台阶入口两边,他们身上玄色的步军甲烘托着四周的环境显得非常的凝重。他们头戴着北府步军标准的灰玄色圆盘倒顶头盔,头盔的两根绳索从他们的耳边穿过,系鄙人巴下,将头盔紧紧地拴在了他们的头上,正中间的矛尖盔顶下缠着一根红色布条,不长的布带在风中缓缓地飞舞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