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章 月夜解惑[第2页/共2页]
这王立的先生又是如何晓得的?
听王立如许一说,倒勾起沈袭玉的猎奇心了,她的脑袋里但是装着高低五千年,唐宋元明清的千古绝句呢,指不定说出一句来,还能帮到王立呢。
“噢,大哥,我想这菊花开的时候,那螃蟹也恰是肥美的时候,螃蟹被煮熟了,壳都闪现出金红色,看起来不就像是一件件盔甲普通吗?满城镇都是菊花的香味,螃蟹的香味,更是让人丁水直流,食指大动呢。”实在原诗并非这个意义,是沈袭玉用心要将话题引到这层次上来。
这首诗是【黄+巢】平生中最对劲的作品,只是如果想要用在此处,还得再加工下才行,因为这个时空她也不晓得有没有叫长安的处所。
沈袭玉固然宿世是个大门生,但是这一世连学都没上过,更别提对这个天启乱世的知识一窍不通,两眼一摸黑的环境,看来是帮不上这个忙了。
王立眉头紧蹙,“乡试于大哥我实在并未几难,不是大哥自夸,想必也能占得前十名,只是若能是以获得周大师的指导,那不但是于学业上头,就算是将来进京赶考,也是有大大的好处的,那周大师,不但在长命县是出了名的鸿儒,传闻当今圣上对他的学问也是佩服的紧呢。”
想必王立也没想过真正要谁帮手,只是想要说出来解解心烦罢了,“先生偶得一句绝妙上联,但是苦苦思考,却都寻觅不到一个能够衬得住上联气势的下联,是以将那上联说与我们这些学子听,还道他与那长命县的鸿学大儒周先生有些友情,如果谁能对得出这下联来,他定然写封保举信给他老友,到时候只要拿着保举信去,便可获得那周先生的指导,拿下乡试便如探囊取物普通。”
沈袭玉微微一笑,不接口,只是俄然鼓掌道,“王大哥,兄弟我倒一个下联,你且听来。待到秋来玄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青城,满+镇尽是黄+金+甲。哈哈,当今圣上,仁行明政,百姓安居乐业,想必将来必然能让统统人的人都富起来,都能吃得起螃蟹,到时候中秋一邻近,菊花开了的时候,到处都是穿戴战甲普通的红烧螃蟹,那肥美香味都飘到都城去了呢,家家户户都赏菊吃蟹,岂不美哉?”
王立公然被骗,笑着点头道,“你倒是想的挺美,那磅蟹岂是我等这些粗暴之民能够吃得起的。”
王立一边划着鹧子盆一边望向天涯的明月,半晌才收回视野,看向月色下的沈袭玉,眼眸有星辉明灭,“昨日书院上的先生布下一道课业,明日就要复查了,可叹我都还未解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