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圩六章先谋正事预则立 再图内应未为晚[第2页/共3页]
琼英道:“听闻是金国使节带来了宋金两国缔盟伐辽的动静。”听得此言,三娘嘿了一声笑道:“的确如公孙道长所言,宋金缔盟与否,与我山东路无关大碍。”
金兀术道:“那梁山宋军那边该当如何?”金兀术叹口气道:“既然有了盟约,两家便要联兵伐辽,前番厮杀都互有毁伤,小不忍则乱大谋,这笔帐我们先记下,将来再讨还便是。陛下意义便是将燕京留下,先围而不攻,待得宋军来了,请宋军攻城便是,既然梁山宋军已经到了这里,便派使者申明原委,他要接人也好,要攻城也罢,都交给他们好了,我们作壁上观便可。不过被他俘虏的七十八人都要讨返来,便派人去联络宋军,申明短长!”
最后三娘叮嘱道:“固然金国遣使来讲了宋金两国缔盟之事,便有示好之意,但金国乃虎狼之国,此去也要防他一手,教林冲差拔三千军马护送你们畴昔,大队军马随后策应,金人看我势大,必不敢有所异动。”
梳洗换衣后,三娘便来到前舱堂内,见了那通报动静的小校,看了林冲的手书后,一旁公孙胜道:“宋金现在缔盟,想必是宋廷与方腊那边已经分出胜负,宋廷只望能靠缔盟伐辽,光复燕云十六州来。”
公孙胜奇道:“不但是何人?”三娘笑道:“便是将来的三姓家奴郭药师!”
粘罕道:“正合我意,昨夜得了金宋缔盟动静后,宋廷那边之意乃是,他们就算出兵到燕京,最快也要到来岁开春,便请我金军先围而不攻,但我军围城所耗赋税,都由宋廷支给。哈哈,宋人还真是风雅,一开口就是我们的粮草全都包了,到时候还可付出一笔赎城费,便是请我金国放弃燕京。主上顺水推舟,便答允了,哈哈哈。”(未完待续。)
郭药师奇道:“辽人能放那些汉人商民出城么?”粘罕道:“我也觉沉迷惑,但手札上说了,他们自有体例,只消我们让开条路便是了。本帅拿不定主张,是以请你来商讨。”
三娘点头道:“恰是,我此人做事,向来都是走一步看三步,晋王这枚棋子若能为我所用,将来北伐必然大有裨益,但这趟就怕他此人仁义过甚,不肯分开燕京啊。”
公孙胜点头道:“主公计算得是,固然辽国覆亡期近,但破船也有三千钉,金国占了辽地以后,定会故意胸故国的辽人发难,或公开里暗藏,只等机遇复国,将来我军若能北伐金国,有晋王这枚棋子在手,可省很多事来。”
杨庭和道:“本来如此,此去定当极力将晋王策应出来。但如果他不肯弃他军民前来,又当如何?”三娘也晓得晋王那烂好人的脾气,现在他如何肯弃了燕都城军民伶仃逃命?想到这里,三娘叹口气道:“尽人事,听天命吧。”
当下商讨定了,杨庭和便辞出,自乘船回大营去了。杨庭和走后,公孙胜见三娘还是眉头舒展,便道:“主公但是还在为那北辽天子之事忧愁?”
与此同时,金军大营内,郭药师正在与一众旧部,帐内痛饮,蓦地间打个颤抖,喷嚏连打几个,揉揉鼻子悄悄道:“他娘的,不知何人背后说老子。”
又转念一想,三娘改口道:“罢了,还是命巡哨船去岸上大营将杨庭和接来其间,我亲身与他叮咛。”公孙胜应了便按三娘叮咛,差人去接杨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