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第1页/共4页]
这些盛举,都是为鬼而做的,并非为人而做的。至于人去看戏、逛庙,也不过是揩油借光的意义。
塑泥像的人是男人,他把女人塑得很和顺,仿佛对女人很尊敬。他把男人塑得很凶悍,仿佛男性很不好。实在不对的,天下上的男人,不管多凶悍,眼睛冒火的仿佛还未曾见过。就说西洋人吧,固然与中国人的眼睛分歧,但也不过是蓝瓦瓦的有点近似猫头鹰眼睛罢了,竟然间冒了火的也没有。
庙会到下半天就散了。固然庙会是散了,但是庙门还开着,烧香的人、拜佛的人持续地另有。有些没有儿子的妇女,仍旧在娘娘庙上玩弄着娘娘。给子孙娘娘的背后钉一个纽扣,给她的脚上绑一条带子,耳朵上挂一只耳环,给她戴一副眼镜,把她中间的泥娃娃给偷着抱走了一个。传闻如许做,来年就都会生儿子的。
两个庙都拜过了的人,就出来了,拥堵在街上。街上卖甚么玩具的都有,多数玩具都是适于几岁的小孩子玩的。泥做的泥公鸡,鸡尾巴上插着两根红鸡毛,一点也不像,但是令人看去,就比活的更都雅。家里有小孩子的不能不买。何况拿在嘴上一吹又会呜呜地响。买了泥公鸡,又瞥见了小泥人,小泥人的背上也有一个洞,这洞里边插着一根芦苇,一吹就响。那声音仿佛是诉怨似的,不太好听,但是孩子们都喜好,做母亲的也必然要买。其他的如卖叫子的,卖小笛子的,卖线胡蝶的,卖不倒翁的,此中尤以不倒翁最闻名,也最为讲究,家家都买,有钱的买大的,没有钱的,买个小的。
这庙会的土名叫做“逛庙”,也是无分男女老幼都来逛的,但此中以女子最多。
名流之流,也有调情的,相互都坐在看台之上,东张张,西望望。三亲六故,姐夫小姨之间,未免地就要多看几眼,何况又都打扮得标致,非常都雅。
歌谣上说:
人若诚恳了,不但异类要来欺负,就是同类也分歧情。
娘娘庙里比较地平静,泥像也有一些个,以女子为多,多数都没有横眉竖眼,近乎浅显人,令人走进了大殿不必惊骇。
挤丢了孩子的站在那儿喊,找不到妈的孩子在人群里边哭,三岁的、五岁的,另有两岁的方才会走,竟也被挤丢了。
狮子、龙灯、旱船……等等,仿佛也跟祭鬼似的,花腔庞大,一时说不清楚。
这时候,这名流就应当站起来打着口哨,好表示他是高兴的,但是我们中国上一辈的老名流不会这一套。他别的也有一套,就是他的眼睛似睁非睁地迷离恍忽地望了出去,表示他对她有无穷的情义。可惜离得太远,怕不会看得清楚,或许是白费了心机了。
名流们平常到别人家的客堂去拜访的时候,毫不能够看上了人家的蜜斯就不住地看,那该多么不名流,那该多么不讲品德。那蜜斯若一奉告了她的父母,她的父母立即就和如许的朋友断交。断交了,倒不要紧,要紧的是一传出去名誉该多坏。名流是高雅的,哪能够不清不白的,哪能够不分长幼地去用心朋友的女儿,像那般劣等人似的。
可见男人打女人是天理应当,神鬼齐一。怪不得那娘娘庙里的娘娘特别和顺,本来是常常挨打的原因。可见和顺也不是如何良好的本性,而是被打的成果。甚或是招打的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