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囤粮[第2页/共3页]
天若不眷顾,不让她在被抄家前嫁给邵斯云,那她起码不消像上辈子那样手足无措。
这时春语来回,说是重锦托她父兄买的二百石粮食已经装进堆栈了,那租赁的堆栈离新宅子也不远,另另有一百旦未收完。
重锦听了很欢畅,从一叠商书中取了一本册子,把这些粮食记了账。
重锦一本端庄地胡说八道:“还是前次阿谁神仙,他奉告我的。”
这一回重彦在撷芳楼整整住了三天。韩离也整整陪了他三天。重彦喝累了歇息的时候,他还得听人汇报买卖上的事,幸亏他体力和酒量都不差,不然那里能陪得了。
重弘表情不好,连棋都没心机下了,每日在府中望天兴叹,怨这一场雹子来的俄然。
“汾酒我还没喝够。”
本年是个多事之年,先有雹灾,后又有水灾,到了春季的时候,各地收成的粮食大大减少,玄月以后,虽有官府开仓放粮,也有有善之士济世救民,但粮食的代价还是高得离谱,很多百姓还是望而兴叹食不充饥。
重锦一口茶差点没喷到她脸上,“不是,到时候你就晓得了。”
揣摩着,重锦又记起了一场水灾,就在两个月后。
到了第四日,韩离又催他:“气消了就快回家去吧。腿是你的,打折了我可不心疼。总归是两父子,有甚么话好好说。”
重弘臊了一脸。
这一世他熟谙了韩离,打从重府出来后,就直奔撷芳楼去了。这一次不像是离家出走,倒像是久别返家一样,一想到能痛饮汾酒,赏晋地小调,他的表情又好了些。
这一日,重锦在屋里看着一册《商贾便览》。
马车驶到巷子的转弯处,停了下来。
钱的力量真是巨大。
车里的人调派家奴道:“等她走了,你就去探听探听,看看她在此处做些甚么。我见那处所似正要起宅子,也不知与她有甚么干系。多问几小我,探听清楚了就来回我,我自有犒赏赉你。如果甚么也问不到,那就细心你的皮。去吧,越快越好。”
三天内,二人朝夕相处,喝酒阔谈,从金陵轶事到晋地风俗,从朝野秘闻到风花雪月,从儿时童趣到生长经历,重彦怀揽秦淮八姬有软玉温香,面对的是又惺惺相惜的知己老友,可谓美人与兄弟分身,在撷芳楼过的却好不痛快。
见他乐不思蜀,韩离还打趣他:“多谢重爷连日帮衬我,既这般看重我,不如替我赎了身也罢。”
马车里的人,恰是重锦的情敌沈宁姝。
独一有些分歧的是,上一世他离家,表情沉闷郁结,面对金陵城有些茫然,这么大的天下却仿佛并没有一处可放心安身之处,漫无目标地盘桓了一阵后,如一只无头苍蝇撞入了也不知哪一家青楼。
厥后他又听闻重彦总在青楼,花五百两只买了一幅画,他本来就看谁都不扎眼,乍见重彦一身酒气地回家,差点就给了重彦一脚,数落、怒斥、叱骂的话都感觉不敷用了,恨不得生了两张嘴才好,这下终究逮着一个可撒气的,这通气撒起来可谓山呼海啸石破天惊。
现在这些书全数被重锦塞到了柜子里,换成了跟银子有关的书。她但是终究体味到甚么叫书中自有黄金屋了。
回到家时,重弘的官位已经保住了,重府上空的乌云也随之烟消云散。只要不是掉乌纱和不让他下棋,重弘甚么都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