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庙堂之高,湖之远(十四)[第1页/共3页]
“想不到这回太子竟然去了这么久,”碧檀一手抱着茶盘,一手掐着指头:“得有3、四个月了罢。”
由康本想再借问皇弟们功课之事来表示太子与皇子身份有别,又担忧宋扬灵起疑,只得按住不提,说了些别后闲话。
谁都没想到年近古稀的老太婆一起乞食到了都城,在京兆尹衙门跟前跪了五六天要伸冤。
碧檀正要走,想了想愣住又转过身:“太子是来回禀那甚么案件停顿的,你可细心,万一案子办得不尽如人意,陛下内心不痛快。”
碧檀转过来,一手敲着腿:“好姐姐,我可在殿里站了一上午了。”
由康之前事事以礼贤下士为原则,对朝臣多方皋牢,经此一事,又听宋扬灵一席话,如醍醐灌顶,君臣之间庞大多变,他之前只知倚重,不知博弈,是错了。他不由肃容道:“母皇一席话,儿臣胜读十年书。”
厥后,那老妇人长跪宫门伸谢皇恩不止,引得京中百姓争相围观。
也不知为何,这桩案件格外惹人存眷。又有落魄文人将之写成话本,在穷户堆积的瓦子上演。因观者感同身受,反应分外热烈,引得都城表里群情纷繁。都称太子为民请命,贤能不过。
实在方才宋扬灵的话并未说话,但她并不筹算说。因为由康还不到晓得这些的时候。帝王业,千秋功,毫不但仅是庶黎安宁。
被抢粮的庄子上一家农户的独子被打死了。这家人丁薄弱,只一个儿子同寡母度日。庄头也是明欺他们孤儿寡母,儿子一死,一个老得黄土埋半截的老太婆能成甚么气候?今后拿了几贯钱,打通族长,再没有甚么不了的事情。
——————
尚仪局彤史办理的簿册为后妃、群妾、宫女伴宿天子之事,而先帝归天已久。此中质料现在也说不上首要。宋扬灵并不觉得意,只叫槐庄去看看,若另有其他丢失之物一并交由长公主措置。
本来东郊一带多是御田皇庄,另有一些庄子是皇室宗亲的资产。此中一处皇庄与宗亲蔺海安家的挨着。提及来蔺海安比蔺常还长上一辈,祖上也曾袭过王位。现在虽不再袭爵,但蔺海安为人机变善追求,家底还是丰富的,又与蔺桢、八王爷等夙来靠近,是以也很有影响力。
她深知蔺桢这一步是已然打算好的,必不会因本身相劝而有所摆荡。
这些人自发得性命的事好处理。倒是租子不易办。庄头禀告了内臧库,内臧库又托了杜青,中间各种枢纽,厥后上头要的租子也少了。农户见不再要交那么多租子,也都不再肇事。
杜青是蔺桢的驸马,而蔺桢又是由康最果断的支撑者。何况杜青素与由康靠近。说是太子一党涓滴不为过。
越安静的语气,越含义深切。
宋扬灵直视由康:“东郊的庄子是驸马杜青在管。”语气中没有一丝疑问,而是不带涓滴喜怒的陈述。
槐庄只得笑道:“去罢去罢。”
宋扬灵准其所奏,下旨尊老妇报酬孺人,立牌坊显其德行。
半月后,由康更加那告状的老妇人请封赏,称其为子洗冤,感天动地,足以彰天下为人母者之胸怀勇气。
由康眼皮都没抬一下,语气沉痛却非常果断:“驸马杜青身为皇室宗亲,又负担重担,却不思回报皇恩,勾搭内臧库,侵犯黄庄,中饱私囊,二者从根上已经烂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