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谋定而后动[第1页/共2页]
宫外,锣鼓喧天在攻城,宫里,陛下不见了。
“开口!”禁军统领变了脸,被挤兑的脸红脖子粗,他“唰”地一下拔出刀,威胁道,“脑筋有坑的老东西,你上有老下有小,再口出大言,就不怕家破人亡吗。”
“啊——”
李景临起家后退一步,对禁军统领摆了摆手:“把他吊起来,吊在金銮殿前,我倒要看看父皇究竟会不会现身,我倒要看看是谁劫走了父皇。”
老臣俄然像散了架,悲哀地跪在地上。
他吓了一大跳,揉了揉眼睛,看到揪他的是阿谁禁军统领,扑腾着用脚踢着他,哭喊:“我要皇爷爷,我要祖母,杀了你,我要杀了你。”
他的鞋子被拖来之时不知掉到那里去了,光着脚底板,衣裳也撕破了,乱糟糟的头发垂在肩上,灯笼的光忽明忽暗打在他脸上,照着他那张惨白的小脸。
“呸!”老臣喷出一口粗气,“鹿死谁手还不必然,燕王他就必然能上位吗?别欢畅得太早了。”
裴峥目光落在阿珩脸上,而后一回身,消逝在夜色中。
他扑了一手的血,颠颠撞撞跑向床榻,拉开帷帐没看到皇爷爷,绝望的神采一闪而过,忍着不让眼泪掉下来。
禁军统领号令着,欲“引蛇出洞”。
阿珩又是一阵尖叫。
裴峥神不知鬼不觉潜入,乘机而动,他融于夜色当中一动不动,像一个死物普通悄悄等候机遇到临。
箭破雨而出。
阿珩兴冲冲向榻上跑畴昔,榻上帷帐垂下被夜风吹起层层飞舞,小皇孙还觉得皇爷爷和祖母在睡觉,跑到一半被绊了一跤,低头一看,福总管胸前中了一刀,有出的气没进的气倒在血泊中。
哭累的阿珩正在打盹,俄然被人一拎后脖领给揪了起来。
内侍们瑟瑟颤栗地在殿内四下查找,一个公公扯着公鸭嗓子说:“搜!玉玺必然就在这宫殿里,搜不出玉玺,你们都甭想活了。”
他浑身被雨浇湿,泪流满面看着被五花大绑吊起来的小皇孙,而后仰天大喊:“彼苍啊,这世道烂透了,内乱不断,内哄又起,李景临,你会被钉在汗青的热诚柱上,你不配登上帝王之位——”
噗呲——
金銮殿内,俄然冲出一个髯毛发白的老臣。
禁军背叛,已经意味着燕王胜利了一半,羽林营不脱手,就相称于燕王已经登上了宝座……
悲忿之色溢于言表,他怒不成遏指着禁军统领的鼻子破口痛骂:“奸党逆贼,你不得好死!昂首看看吧,吊在这房梁上的人他不是旁人,他是皇孙,是皇长孙呐!”
服侍庆隆帝的一干宫人,不管是寺人还是宫女,杀了一茬接一茬,企图套出玉玺藏身之处。
被高高吊起的阿珩神采惨白如死人,在雨中抖如筛糠,雨水无情地浇在他身上,他连眼睛都睁不开,看着为他而死倒在血泊中的大臣们,死死咬着牙关。
没有玉玺加盖的圣旨就是废纸一张,他李景临就没法登上皇位。
那位老臣一死,大臣中又冲出几拨忠良之辈,被夜色下的暗箭无情射死,杀鸡儆猴的结果立竿见影,一时没人再敢出来为陛下摇旗号令,没人敢为小皇孙讨情。
四月的雨夜冷得让民气凉,这般大雨之下若浇上几个时候,别说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就是大人也会没了命。
“小殿下,别嚎了,没用。”
李景临背动手转了几圈,拿起桌上那封没有加盖玉玺印章的圣旨扔在地上:“饭桶!一群饭桶,眼皮子底下都能让人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