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月娘[第2页/共4页]
墨客点头感喟地走了,吴茱儿又望了望墙上的布告,想起她阿爷一句老话:繁华繁华也要有命享。
吴茱儿从偏门出来,脚下是一条石子巷子,两边草丛上沾着露水,氛围清冷。巷子绝顶就是河岸,她一眼就瞥见岸边停靠的那艘高大精彩的画舫,晨雾昏黄看不清船上的景象,她只瞄了两眼,便绕道分开。
“厨子厨子随船去了,我让厨娘煮了两碗鸡丝浇面,另有芝麻烧饼,我们拼集吃点儿吧。”红袖放下托盘,取了竹筷递给她。
吴茱儿蹙起眉毛,一手摸到腰间的竹笛,蠢蠢欲动想要把这调子重演一遍,但是她手上有伤一动就疼,吹不得笛子只好作罢,悄悄记着了这古怪的调子,今后总有机遇试一试。
“歇着吧。”
......
吴茱儿只好老诚恳实地坐在椅子上,等着她返来。这雅间表里两室,一厅一卧,地上铺着绒毯,墙上挂着书画,桌椅茶几都是好木头,帘幕上绣着繁华花开,架子上摆设着银器瓷瓶。
城门入口处竖着一面石墙,墙上长年张贴着官府的布告,告诉一些要事。布告底下密密麻麻围着一群人,吴茱儿牵着驴子,便没往里挤,再说她不识字,看了也白看,就盯着墨客打扮的行人走开,追上去探听。
月娘收起愁绪,却卧床难眠。
吴茱儿暴露笑容,不由地喜好她如许直来直去的脾气,不像她,总要忍着气,憋着劲儿。
“蜜斯,奴是五岁就被爹娘卖了,起先在人牙子手里讨生,后被卖到此地,多亏夫人美意收留。”虽说都是贱命一条,可进了幽兰馆,总比被卖到梨园子当粉头要好运很多。
要晓得送往都城的几千小我选里,最后只要屈指可数的几小我能够脱颖而出,封后封妃,残剩的那些就惨痛了。运道好的被放回故乡,却难再嫁,其他的不是死在路上,就是被达官朱紫擅自截留,沦为玩物。
可她没有嫁人,便不算从良,还是背着乐籍,要在这风尘里打滚。夫人常是说,如有一日她赶上个至心待她,又不嫌她出身的恩客,就放她从良。但是她越是等候,就越是明白,那一天遥遥无期。
切莫觉得这是甚么功德,就连平常老百姓都晓得——宁做贫民妻,不图帝王妃。
拂晓时分,一艘精美的双楼画舫缓缓地停靠幽兰馆一侧的河边,船上灯火阑珊,影影绰绰。岸边早有两名海员等待,待船停稳,一名潜入水底牢固船锚,一名扛起沉重的艞板搭在船岸之间。
走出十几步,忽而听到那画舫上传来一阵铿锵有力的乐器声响,她立足聆听,竟是有人在拉胡琴,那调子陌生又古怪,说不上好听,就像是有人握着一柄威风凛冽的大刀,非要舞出剑的超脱,别别扭扭的,让人浑身不得劲。
先把本身清算安妥,换上一双洁净的草鞋,再将担子挑出来,去马房牵上吃饱喝足的老驴子,给它挂上箱笼。她站在一墙之隔望着甜睡中的绣楼,踟躇了一会儿,便牵着驴子回身走了。
“不费事,我也饿了,你等着啊。”红袖一阵风似的刮走了。
她说的简朴,当时的景象却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说得清的,两条船隔得不远,月娘船上除了两个小丫环就只要一个船夫,那猫儿噗通一声掉下水,吴茱儿听到丫环尖叫,只当是有人掉下去了,她仗着水性好,想也没想便一个猛子扎进水里,游到跟前才发明是只猫,顺手就给捞了起来,为此挨了两爪子,挠破了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