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都市娱乐 >红茱记 > 第九回 窃听

第九回 窃听[第2页/共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宋兄真是好计,一箭双雕。”周永不吝奖饰,举杯向他敬酒,“且满饮此杯。”

“最后一处,便是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的白鹿书院。这白鹿书院,乃是六大书院当中建成最为长远的,追溯到唐朝,将近千年的名胜古地。宋太宗曾赐《九经》鼓励,当年朱子曾在院内讲学,并亲身出任院主,制定《白鹿洞书院揭露》,广为传播,后为其他书院援引。传闻白鹿书院藏书千万卷,名家真迹无数,其间弟子,不但明理晓义,更好学技艺,文武并济。东林之前,白鹿可谓天下书院之首。”

雄震之女?

延至南宋,州、府、县学常常不敷,读书人求知欲盛,苦求无所,因而争相拜入书院肄业。一代理学宗师朱子,弘扬其道,带领当时百官广修天下书院,延聘西席、招收生志、划拨田产、苦心运营,一时候书院之风骚行于世。

不过百年以后,烽火硝烟复兴,书院毁于烽火,此乃第一劫。

此人恰是受兰夫人所托,前来应天府救人的太史擎。

宋孝辉摊开凑到明处照了照,只见个铜钱大小的红斑,椭圆模样,因而笑道:“真似一枚茱萸,倒是不丑气。”

应天府身为明珠王朝留都,太祖天子定都之地,繁华不必多喻。自古有诗为凭――江南美人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太史擎轻嗤一声,拉低了斗笠,丢下一块碎银出门往东去了。是以没有听到那处士厥后之言――

自唐至五代,战乱不休,官学式微,士人纷繁隐于山林,遂仿照佛教禅林讲经之道,创建书院,源为藏书、育人、醒世之意用。

城内大街冷巷,统计起来,单是酒楼堆栈能有六七百座,茶社千余处。哪怕是走到一条偏僻的冷巷,也能见到有家门前悬着灯笼卖茶,插着这时节的鲜花,炉上烹着昨夜的雨水,候着客人上门。

“客长,您要的西湖龙井。”小二陪着笑,提着茶壶,给面前这一名头戴斗笠的年青男人倒上,五钱银子一壶的好茶,可不是大家都吃得。

茅山书院同在江苏,固然汗青悠长,却不如东林书院显赫,沦为烘托。

这里头仿佛有甚么不平常。

应天书院却不在现在的应天府内,而是位于河南商丘,也是是六大书院独一建在闹市当中,并且被升为国子监的学府。它在万积年间曾毁于张宰的“学思大一统”,后虽复原旧址,风景不如昨。

台上那位处士润了润喉咙,接着讲起了六大书院――

***

“焦急最好,他越急我们就越不轻易暴露马脚,再等两日,我就将那女孩儿送到别馆去服侍那阉奴,你就放心等着岳东莱中计吧。”宋孝辉自发是构造算尽,只要一点不放心――

但是这深宅大院,高墙竖起,挡得住宵小之徒,却挡不住夜行之人。月黑风高,房顶上有一道人影弓背潜行,行走如风,一个飞身跃过墙头,飞檐走壁形如鬼怪,悄无声气地从外院进入内院,出入如无人之境。

周永伸出左手腕,在上面比划了一下,同他道:“宋兄若不放心,等我把人给你送过来,你能够验一验。就在她左脚脚踝内侧,这个处所,同画上一样色彩,一样大小。”

他们两人躲到书房里吃酒,宋孝辉为了掩人耳目,对府高低人只说彻夜读书,不准人来打搅,只留了院外两个守门人,防人突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