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 砸场子[第2页/共3页]
祝知德摸摸鼻子,自讨败兴坐正了身子。
“不过是鹦鹉学舌,乃敢在此误人后辈。”
“你既然问了,那我无妨就教一教你,”太史擎朝前走了一步,举目四望,将世人神情尽收眼底,点头发笑,指了指周济川,朗朗道:
“鄙人周济川,系茅山书院直讲,万利二十九年举人出身。教书十载,有感于招考之难,著有四书解注几篇,刊印成册,本日带来分发世人,只收取少量润笔用度,待到讲学以后,诸位能够来此支付。”
——子曰:秦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那周济川遭人当众热诚,一样拉长了脸,却忍怒未发,概因他眼神极佳,看出对方穿着打扮,同他一样是位举人。
“不买。”太史擎冷冷一声。
这时候,周济川也开端了他本日的讲学,所选题目,不过乎四书五经,乃是《论语》第八,秦伯篇,总计二十一章。
这就叫她内心头不爽了,暗道:不识字如何了,不识字就活该当傻子吗?那你还在这儿说这些废话给我们听甚么,不是说我们听不懂吗?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成使知之。”先朗读一遍原文,他点头晃脑地阐述道:“这一句话是讲,百姓百姓能够差遣,让他们遵循号令去行事,却不成让他们晓得为何。”
君子动口不脱手,这群墨客气得狠了,也只能嘴上骂他,又不能说脏话,骂来骂去只要那么几句——
此处,他停下来望了望高山四周站立的上百布衣,眼中掠过鄙薄之色,侃侃而谈道:“贤人之道深远,而人不易知。此处非愚黔黎,是教也教不会尔等事理,倒不如不知,凡事服从号令方可天下承平。”
“哼。”
吴茱儿一张苦瓜脸,满心只要一个动机:完了完了,此人带上她竟然是来砸场子的!
席间世人,不算那一干书院弟子,也有百八十人,闻言蠢蠢欲动,不约而同摸向腰间荷包,有人光荣本日带足了银两,也有人愁眉不展。
“这一章是孔子谓秦伯,赞誉秦伯品德高贵至极,曾经三次将座下王位让与公季,官方百姓非常崇拜,乃至于寻不着歌颂之词来言喻秦伯。”周济川先是做了阐述,由浅及深,讲到汗青上几名退位让贤的士大夫,最后推许了“能者居之”这一事理。
“你连断句都不会,如何明白贤人说的甚么事理,我来教教你,不是‘民可使由之,不成使知之’——是‘子曰:民可使,由之。不成使,知之!’”
太史擎瞥过一眼,说:“我不渴。”说了半天废话的又不是他。
当时先是一静,而后嗡声四起,席间数名茅山书院弟子站起家,瞪眼此人:“你是何人,胆敢在此大放厥词!”
“看你衣冠楚楚,却在此废弛斯文!”
在坐墨客纷繁点头称是,不远处的布衣们则是面露茫然之色。
他避开沽名钓誉一词不谈,只说误人后辈,是见太史擎年青气盛,即便才高八斗,真要辩论起来却不是本身的敌手,只要寻着他话里错处,不难叫他哑口无言,掩面而逃。
“你既不敢透露姓名,那无妨就来讲说,周或人是如何误人后辈?如果说不出个以是然来,你本日就别想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