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娇客归家[第3页/共4页]
周元笙道了句是,这才跟着刚才传话的丫头出了织帘堂,一起朝外书房行去。
清算伏贴,又叙了会子话,周元笙便在榻上小憩一阵,待到晚间,许太君公然派了人来请她去用饭。进得厅内,仓促一扫,见围坐在许太君身边的还是早前所见那些姐妹,看来那三女人尚未回府。她不由一笑,便坐在许太君身边,段夫人和张夫人服侍了一阵,也各自回房内用饭去了。
许太君犹是叮咛身边的丫头道,“带大女人去还砚斋稍事歇息,看看可还贫乏些甚么。”又对周元笙道,“你且去罢,不必过来,等早晨我这里摆饭再着人叫你来,我们一处用饭。”
彩鸳经她一说,又悄悄考虑了一阵,才有些明白过来,不由慨叹道,“老太太这是甚么意义,女人才返来,就调拨着太太不待见女人么,也罢了,女人不必太在乎,如果真住的不镇静,干脆就写了信给公主,让公主接您归去也就是了。”
许太君闻言扫了一眼段夫人,后者淡淡一笑,倒是对着周元笙言道,“你三mm倒未曾病,只是赶巧了,本日是福康郡主的生辰,她们一贯交好,且又是月前就已下了帖子相邀的,实在不好拂了郡主之意,不得已才勉强去了的。晚些时候她返来,我让她去还砚斋亲身拜见你。”
周元笙赶上前去,拜倒道,“阿笙拜见祖母,祖母万福。”许太君颤巍巍似要起家,两旁侍立的丫头忙半扶半劝道,“老太太坐着罢,大女人给您存候呢。”
那云珠原是许太君身边的一等丫头,脾气利落吵嘴清楚,一起上一边为周元笙讲授府内各房所居之处,一边带着她穿花圃,曲廊至西南处一隅天井,周元笙抬首看时,见正房匾额上题着三个清俊超脱的大字,还砚斋。
越步出来,但见天井中佳木碧绿,以太湖石叠做峭壁,中有曲水贯穿院内,林泉深壑,山色空濛,行走其间仿佛一卷婉丽出尘的山川画在面前缓缓铺陈。
过得半晌,许太君方回过神来,又指着下首陪坐的人,一一指给周元笙。头一个是穿大红各处锦袄的妇人,许太君道,“这是你大伯母。”周元笙晓得这便是袭爵的大伯父之妻张氏,现在的襄国公周澈致原是庶宗子,因本身父亲周洵远退隐入阁,很有能为,干脆将爵位让于长兄,此乃当日京师一段嘉话,连圣上亦曾赞过,周氏世家望族,兄友弟恭,当为国朝典范予以嘉奖。
周元笙笑道,“恰是折杀我了,一个久未归家,不在祖母父亲跟前尽孝的女儿,竟也美意义叫继母亲身驱逐。只是你没瞧出来么,这番行动可不是太太的本意,不过是受命于老太太罢了,现在内心正不痛快,以是我们今儿才见不着那位金尊玉贵由她养下的三女人。”
周元笙淡淡一笑,道,“这句又错了,钱天然能够生钱,我便是不喜好节流来委曲本身,可总得有开源之法方能后继无忧。”
彩鸳浸润巾帕为她匀面,笑嗔道,“女人也忒风雅了些,打发那些个粗使丫头婆子也用金锞子,这般下去我们带来了的银钱怕是不敷女人赏人用呢。”
世人一时都笑起来,许太君又道,“太太刚才迎你出去,你们想必已见过了。”周元笙转顾段夫人,还是蹲身行了一礼,叫了一声,太太。段夫人垂目一笑,旋即起家拉着周元笙的手,笑道,“我们家人丁并不算多,我带你见见姐妹兄弟,今后你们一处做伴,须得和和蔼气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