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金陵周氏[第4页/共5页]
茯苓撇嘴道,“我晓得他是主子,是他要找我,就等一时半刻的急甚么,左不过是为金姨娘那点子事,和我有甚么相干。”说着还是不急不缓地出了房门。
段夫人摇首抱怨道,“如何不早说,金姨娘的身子要紧,且也没甚么烦难的。”她转顾茯苓,叮咛道,“去库里给金姨娘取些人参,要上好的高丽参。”
段夫人轻叹一声道,“你这孩子,偏生这么多设法,我倒没在乎这话。老爷如本年近不惑,只得你一个儿子,我天然也满心疼你。”她笑得一笑,又体贴道,“你姨娘的病可好些了?”
因晚间春寒另有几分料峭,周元笙便捧动手炉,一面用银簪子拨弄了香灰,闲闲笑道,“你那是前儿的风寒还没好利索。”
漱玉腹中嘲笑,这茯苓明显不知人家长甚么模样,偏生避而不答,又夸奖起本身主子来,她很有几分瞧不上那拿乔的模样,便笑道,“姐姐真真是太太屋里最忠心的一个,事事都向着老爷太太,和三女人。才刚还为这虎魄书案替老爷打抱不平,不晓得的还觉得你甚么时候被指派去外书房服侍了,老爷很该调了你去呢。”
漱玉笑着拧身让开,一面向外跑去,两小我你追我躲的闹成一团,正嬉笑间俄然一昂首,瞥见院中站着一个穿白绫道袍的清秀少年,两人忙愣住,收敛容色唤了一声,三爷。来人恰是襄国公府的三少爷,周仲莘。
段夫人行至近前才瞥见周仲莘,笑问道,“莘哥儿也在,本日放学倒早?”周仲莘先向母亲恭敬问好,方欠身道,“儿子放了学便来给太太存候,太太本日去舅母家可还顺利?”段夫人含笑道,“都好,你舅母还问起你们姐妹。”
茯苓道,“那是天然,大女人如何说也是二老爷嫡出的长女,这些年虽养在外祖母家,到底也还是姓周,一笔可写不出两个周字来――何况这里头另有一层意义呢。”
茯苓跟在段夫人身后,听太太愣住了话头,见缝插针道,“太太去里头检视检视,我瞧着都清算的差未几了。大女人是明日从姑苏府出发,水路不过四五天的工夫也就到了,太太如有甚么要添置的,也还来得及。”
周仲莘面带羞惭道,“儿子有愧,前日已得了老爷告诫,还未向太太请罪。”段夫人温声道,“莘哥儿言重了,老爷是为功课上的事说了你?”
周元笙本来内心空落落的,被她一逗倒忘怀了那些烦恼,笑问道,“哦?你又为我操的甚么心?这般舍不得我,干脆和我一道回金陵,那公府虽不如外祖母这里,好歹也有处所安设亲戚。”
见她摆出一幅无所不知的模样,便有人问道,“姐姐随太太见过大女人未曾?究竟是怎生模样?听人说她边幅随了母亲昭阳郡主,是个绝色的呢,不知比三女人如何?平常我们提及来,三女人可也是京师数一数二的美人。”
周元笙听她这般言语,内心蓦地一松泛,淡淡一笑,那笑意便带了几分鲜艳,多少娇媚,一面在心中想着,薛峥约莫会去金陵看她,只是届时他们再难像畴前那般,在一处赌书泼茶,闲话月下。
周仲莘颌首道,“是,早前老爷问儿子史乘,因问起隋二世而亡,谁为兆乱之首,儿子答是炀帝。老爷便攻讦儿子读书不透辟,不求甚解。那隋书上原说了,是文皇后溺宠废嫡,开昆弟之隙,始为乱亡之本,是以教诲儿子长幼嫡庶毫不成乱。儿子犹是将老爷的话铭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