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抬旗送选[第1页/共3页]
策四为书院篇。开设外文书院,由皇商之子,或国子监中有志于此之人入读。出师后或从父祖出外洋贸,或入翰林院编译夷人之书。另开汉文、满文、蒙文书院,以便夷人习之。
林赫玉大笑道:“薛家皇商起家,那里会差这几个钱!就说现在外务府正筹办着出海贸易这块,忠孝公在金陵另有个弟弟呢,怕是不日就要进京了。”
“哪能啊。不过是本来的时候没个准话,给你购置些嫁奁都得偷偷摸摸的,恐怕被人晓得了惹人说闲话。既定了大选,购置嫁奁也就名正言顺了。”林赫玉说道。
“不喜好便退归去,喜好就留下。”林赫玉懒懒的说,“打几套头面,切几个镯子倒是不错。找个匠人看看,指不定还能切几个快意来!”旗人重快意,小定、大定都得以快意作聘礼,林赫玉这才有此一说。
林赫玉瞄了眼,笑道:“薛家兄弟这字,倒是进步了很多。你好好收着吧。”
薛蟠可不当她是谈笑,忙说:“很该如此。快想想,该如何问!”
其他妃嫔便不好再留着,纷繁辞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如贤人之所言,斯虽为蛮夷,亦必有其所长。大清以弧矢定天下,而威远攻坚,亦资火器。吾观其火器,快矣利矣,能以一当十。吾等必得师夷长技。然蛮夷者,其地鄙远,未野蛮也。远不及我大清,遍出能工巧匠。取其善,去其弊,令能工改之、巧匠利之,使弊成善、善逾善,方不负我大清威名。吾观夷人之火器,其善者有二。一者,火枪也。俄人有火枪谓之扳机击发式火绳枪,英人有火枪谓之滑膛燧石火枪,吾亦有连珠铳。各有所长,亦各有其短。宜寻良工,先习之道,后图改之。若可缓慢连发成千上万,则无可敌矣。二者,刺刀也。火枪虽可连发,然终有效尽之时,此时有敌近身,则危矣。前朝景泰二年,于铁铳上始置锋芒;法兰西人改之为刺刀。然其刃与枪弹不成共出也。可寻能工,巧制构造,藏刺刀于铳侧,则无碍矣。夷人之不如我者有一,水雷也。明人唐顺之制水底雷以敌倭寇,施永图改之为水底龙王炮,王鸣鹤再改之,为水底鸣雷。此夷人所不及也。必得戒骄戒躁,经常改之,方不失我天朝之范。另有一物,火炮也。夷人制红夷大炮、子母炮,吾已尽得之。如有能人另加改之,使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乃大善。吾泱泱大国,地大物博、能人辈出,必能使四海升平、八方来朝。
黛玉瞪了他一眼,拿起一块略小些的,爱不释手的拿在手里头看着。“切镯子也太华侈了,打磨好了镶头面、做戒面都是好的。若要镯子,镶几块也就是了。”
长长的那段看不下去就跳过吧,我也就这程度了
“可算了吧!那些个墨玉,我估摸着也打不了快意,硬打了,也不成模样。倒不如去同林赫玉说说咱家有个院子,里头有间房,里间缺个门帘儿。这门洞哪,有一丈来高,如有个蓝田墨玉打的墨荷门帘,既贵重又高雅,那自是最合适不过了。”
黛玉上前拿过钥匙,“哥哥可歇着吧!”
黛玉换下进宫的衣服,又另挽了个发髻,出来时,林赫玉已坐下喝茶了。
施礼毕,太后赐了座。碍于端方,世人也不敢昂首,不过端坐着,想着太后会同哪个太夫人叙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