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章 :[第2页/共3页]
作者有话要说:
林如海听了,俄然问道:“莫不是这些大内兄都未曾习学?”
他不是听风就是雨的性子,先命老婆给林家回一份厚厚的节礼,然后悄悄打发亲信下人去刺探李赫和顾明的事情,大抵因为李恂父子正视本身的原因,顾明做事并不是特别谨慎,试想,谁会思疑本身最信赖的人?是以月余后,公然让李恂查到了很多蛛丝马迹。
他在荣国府飘零多年,晓得贾赦极不得贾母之意,贾赦本身对贾母偏疼二房也甚是不满,过节之时特地说了一个偏疼的笑话,其意昭然。
若贾琏明理懂事,前程似锦,还会对二房昂首帖耳吗?
李恂叹道:“如海的夫人和你妹子极好,他们都还挂念着你外甥,请我们多照顾些,可惜你mm没福,竟让我白发人送黑发人。”
李赫道:“如海的才学风致我夙来敬佩,记得父亲当初夸他有状元之才、探花之风呢,可贵他远在江南还惦记取我们。”他虽是金榜高中,又进了翰林院为庶吉人,经常在御前行走,但是曾经和比他小六七岁的林如海订交多年,对林如海的才学向来自叹不如。
不过,贾赦本身不争气,二房却出了一个贵妃,又有一个凤凰儿似的贾宝玉,聪明绝顶,粉妆玉琢,大家都说他有大造化,贾政名声比贾赦好,又自小善于贾母膝下,贾母偏疼是顺理成章的一件事,凡是贾赦本身长进些,也不致于此。
贾敏摇了点头,道:“老爷这么说,更加臊得我不知如何是好了。大哥哥如何样,我比老爷还清楚明白呢,长在我们如许的人家,只懂这个有甚么用?读书明理、治国辅民,这才是我们如许人家的后辈应当学的。”
但李赫毕竟是三十岁的人了,经历世事,官至四品,自有城府,发怒过后半晌便安静下来,问道:“父亲有甚么筹算?儿子惟命是从。”
李赫心中一动,忙道:“他说的是反话罢?莫不是想让我们看着琏儿?”
林如海晓得后事,故手札中除了给李恂存候以外,隐蔽地奉告李恂关于李赫老友顾明所做的一些事情,又劝谏李恂给李赫谋个外放的职缺,阔别都城是非。
林如海眉峰一动,道:“本来竟有如许的原因。”
林如海所说的并非无的放矢,现在更是证据确实。
林如海倒是微微一笑,道:“此言差矣,我毕竟比不得大内兄独精此道。”他自幼所学极多,礼乐射御书数,无不精通,观赏古玩书画只是小道,生于列侯之家,笔墨之族,对此几近是不学而精,即便是贾敏本身,也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贾敏不觉感喟一声,林如海待她如此之好,她天然不会瞒他甚么,遂提及旧事来,道:“提及来真是一言难尽。娘家老太爷和老太太原是豪门出身,老太爷立下汗马功绩被封为国公,自此平步青云,老太太却并不识字,偏生大哥哥养在老太太跟前,不免宠嬖了些,任由大哥哥混闹,竟没能打小儿好生教诲,父亲当时跟着老太爷交战疆场,好轻易等回了都城得了闲儿,大哥哥已经大了,更加不喜好读书,唯知斗鸡喽啰,花天酒地,姬妾成群,反而是二哥书读得好,诗词做得也好,故此父亲偏疼二哥,对大哥哥甚是不满。”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公然是至理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