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十三章[第2页/共3页]
陈怀瑾倒是带了两个弟子,一个年长些,已经二十多岁,另一个倒是他新收得关门弟子,年方十四,才中了秀才,亦是少年才子之流。他也不睬会,只让他们本身拿主张,情愿去就去,不肯意就罢了。
“有何舍不得的,若真能出个才学出众者,也不亏。倒是靖安成竹在胸,莫不是真收了个神童。”陈怀瑾笑言。
很快就选定好了此次斗诗的法则,先“拈字流觞”以“月”为题,行“月字流觞令”。连诗淘汰一轮,下剩的再作诗,公推陈怀瑾出题,他自当然不让,“我最喜海棠花,本日就有幸听一回海棠诗。”
黛玉和兄长坐了一席,世人只当他们是凑热烈,也不觉得意,毕竟此番了局的可不但是少年郎,亦有素有才名的学子,可谓人才济济。
月窟神仙缝缟抉,秋闺怨女拭啼痕。
未曾重视到不远处一个少年正迷惑的看着他们的背影“张叔,许靖安在林家抢先生,那大的是林家的至公子,小的呢?”
“这,小人就不晓得了,许是林家的亲戚亦或是许靖安外头收的弟子。”
说着就抽了畴昔,换得陈怀瑾一个冷眼,他半点不在乎,看了一回,揉揉黛玉的头夸奖道:“不错不错!”
许靖安淡笑不语,见此陈怀瑾这才暴露惊奇之色,他原当许靖安闹着玩,难不成,他目光转向那两个孩子,眉头皱起“靖安,不要让那孩子了局。”
六人各自作了,呈与世人传阅,黛玉最后完成,前头已经传了一会儿,她才放下笔,桌上的诗就被一只手拿了起来,“陈先生!”
许靖安抱着黛玉借口小孩儿累了,要先走,世人的神采僵了僵,到底没再留,真留下来,其别人的神采也好不了。许靖安抱着一个,牵着一个施施然的出了熙春楼。
陈怀瑾这一出,本来还端坐的其他文士坐不住了,他们天然不能同小辈去争,但做前辈的已经有人带了头,少不得也跟着拿出些彩头,凡是不筹算了局的都笑着拿出了东西,或带来了,或没带来,空口许下,天然也不会认账。
第二轮就是作诗了
这话一出,楼内诸少年都面前一亮,斗诗好,本日大儒名流在坐,若能夺魁,不亚于一举成名天下知。且又有彩头,须知半山先生的画作令媛难求,盖因许靖安本身并不缺钱,画画皆随心,画好以后也多是赠与朋友,天然少有在传播的,若能得一幅也算是一份面子,特别是在这类环境下。
实在多数人皆有此意,只是不好提,现在陈怀瑾开口,具是松了口气,黛玉到不觉得意,她本就不是为了着名,本日斗诗,她非常纵情,这也就罢了。当然黛玉也没健忘她的彩头,米芾铭端石蜗牛纹砚是送给父亲还是给哥哥,黛玉犯愁。
楼内一静,就算是黛玉也忍不住侧目低声扣问“这是谁?”
黛玉轻应了声,眼波流转看了眼许先生又看了眼陈先生,忽而抿嘴一笑,自家先生看陈先生不扎眼是真,陈先生只怕一定,也不知到底如何传出来的话,只怕和许先生脱不开干系。
陈怀瑾看了看手中诗,再低头看看面前垂髫小儿,眉头皱得极紧,恨不得替许靖安的师长狠狠叱骂他一回。正想着,许靖安就笑盈盈的靠过来“虽说我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