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第4页/共4页]
贾敏亦笑,“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说着蜜斯妹两个肩并肩坐在一处,有点相对无言的意义:二人在信中提及自家曾有的姨娘,何尝不是感慨恋慕父母豪情深厚,换做她们,将来出嫁也不知能不能有一段像爹娘这般的好姻缘。
谁都没想到一场暴雨,让泰兴县令韩琦发明了端倪,在他摸到了这批私兵的行迹以后,判定将此事奉告了林海,而林海一封密折报了上去……打了孙家和陈家一个措手不及。
至于孙家此后的态度,就更一目了然了。起初丢了巡盐御史,现在又没了个钞关主事,孙家长房影响不大,但其他几房日子就非常难过了。
贾敏猎奇道:“这我就不懂了,直接用银钱和恩典拉拢一两位将军,以及他们的帮手,或是部下的校尉,不是更好?”
“太子在江南并非只能依托孙家……此事入了太子的耳朵,太子即使没和小娘舅翻脸,却也不肯再像之前那么信赖孙家了。”
话说,五皇子早就猜准父皇要重用林海之心,并且江南私兵一事透露,林海也是秉公措置。五皇子气度不宽却也并不算局促……江南事发,好歹孙家比陈家惨……很多。平心而论,在全部江南,四品往上的官员固然大多跟孙家并不靠近,但真正一点都不害怕孙家的……林海恰是此中之一。
妙玉道:“他们要‘重归于好’嘛。见到我父亲都恼了,那里还能接着没眼色。他们退后一步,父亲也就给了点好神采。”
无法五皇子的心机林海贾敏都心如明镜,贾珠都晓得五皇子并非看中自家mm,乃至贾母尚且感遭到那里不当,来信向女儿讨主张,恰好贾政与王夫人佳耦始终心存“妄念”。
跟老婆谈天就是舒坦。林海点头道:“谁说不是?”
贾敏和黛玉母女两个最多是有些猎奇,到了薛家,这就成了诡异……因为宝钗这名字压根不是薛桓这个亲爹报上去的!
可惜孙家在江南做了太久的地头蛇,仿佛忘了有阳奉阴违这回事。
“珠大哥哥说了,要再下一科再了局。”据父亲说,珠大哥哥来岁了局,名次不过在二甲开端三甲前线之间,考了也用处不大。
转眼便到了年底,贾敏完整坐稳了胎。这两个多月里黛玉大多陪在她身边说话,闲时除了读书便是照看弟弟,没如何出门,贾敏深觉闷坏了女儿,便找了个好气候带女儿出门逛逛。
林海暂代布政使的这段光阴里,孙家会比以往更热中于敛财,可不就跟林海……杠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