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3页/共3页]
原浙江布政使丁忧,备选之人一大堆,林海但是资格最浅的一个。周励的父亲,已然从礼部尚书升任内阁大学士的周阁老,以及林海另一名座师左都御史李大人联手,力排众议,才把林海写在了保举的折子上。
林海坐回原位,正色道,“孙家断了条财路,亏空一事若也是铩羽而归,只怕会从科举一事上再动些脑筋。”
以是在给圣上密折上奏之际,还叨教了下是否将此事奉告孙家。圣上默许了,林海便真给孙家递了信儿。
被热茶的香气一熏,周励回过神来,笑了笑道,“如此甚好。”
周励叹道:“父亲本来觉得孙家是得了太子授意,冷眼瞧了好久,发明太子对孙家愤怒发作不似作伪……”
林海想了想,发起道,“这回浙江账面上的亏空,如果措置恰当,太子自能名正言顺地舍了孙家。一下子空出那么多位置,还愁无人贡献吗?”顿了顿又道,“总之还是先让孙家安生些。对于孙家,有的是人乐意帮手。”
东宫一年花消绝对不止两万,客岁孙家“认账”,太子妃这儿几乎揭不开锅。别提后院一群莺莺燕燕,每个都要胭脂钱,父皇再偏疼照看,也是不敷的!
太子妃瞄了眼面额,大抵算了算张数,晓得这约莫是两万两……说不动容也忒虚假了,因而她面上可不就带了几分出来,“这是……”
太子喟然长叹。
林海道:“当初传闻此事,我还不信孙家会如此张狂。”
太子妃还是不答,只抿嘴一笑。
可惜她边幅平平,生有一女后没能保养好,一向没有再次受孕,不然他们伉俪得了嫡子,朝中只怕局势立时一变。
此番太子盘算主张,问向太子妃道,“容将军本年回京述职?”
想想孙家在前朝末年靠甚么起家,林海和周励一点都不信赖孙家的私兵是用来自保的。
不过一两个月的工夫,账上就多了七十万的亏空,明显孙家的确调用了一笔,但只怕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孙家平空“做”出来的。
他那些庶母一个个的……浑身高低都是心眼儿,来往应酬时哪又能空动手?并且这群庶母只怕比内里那些官员心更黑手更狠。
不管是调用还是做假账,老是有迹可循。
要晓得林海同科的状元榜眼现在还在知府任上苦熬呢。
太子摇了点头,“转头我去瞧瞧二弟。”
做了太久的京官,四平八稳得几近让人忘了他的锋芒……这一次也是他揭示手腕的好机遇。
谁知递上去,圣上便准了。由此可见,父亲一点都没看错:林海另有圣心!
话说太子的岳父正在西北带兵,官拜二品都批示使。
太子妃微微哽咽道:“这是妾成分内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