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第七回下[第4页/共5页]
谢楷听他末端专门描补这一句,不免又咬牙,恨恨道:“章怀英,你便不能有一日不提功课?”又道,“若我不下船便折返金陵,你可别拦我。”
他一句话未说完,这边谢楷早已垂下头去。本来就在两年前,他一班同窗少年盛气,仗着人多口杂,竟把受书院山长程睿秋之邀,特地到书院讲经谈禅的栖霞寺方丈圆通法师好一顿难堪。谢楷在此次辩论中占尽上风,非常对劲,次日随程睿秋夫人往鸡鸣寺进香,竟然故伎重施,不想那知客的晓清师太不但佛法极其高深,口辞更是便给,只将他诘难到无辞以对。过后程师母当笑话传出来,谢楷只视作奇耻大辱。这时被章回一句话,正中关键,当即杜口不再多谈。而这边章回也忍住肚里好笑,又随便与他指导两岸风景,将这一节渐渐揭去不提。
章回笑道:“公然就是尼庵。”指着岸边交纵着折畴昔的一条丈八尺宽的水道,说:“看那一溜,是常州城里果品集散之所,全都是南来北往的鲜果、干果、果脯之类。故而叫千果巷,但也有叫鲜果巷、青果巷的。一拉溜几条巷子畴昔,买卖铺得极大,却多是女人当家。因信佛,凑分子捐了个尼姑庵。请回的那方丈是个有算计的,将每年奉献上的果品多酿了酒。偏她家的方剂特别,酿出的素酒也是真好,香醇甘厚,醉脸却不上头,各家内院最爱。一来二去,名誉就极大,城里稍有头脸的人家莫不相求。那主持师太又不耐烦与人拉扯俗务,干脆打了然招牌,密码标价,用来补助庵里香油钱。”
谢楷见章回施礼,顿时吃了一惊――他却不晓得本来这邹氏本是章家老太君的贴身丫环,出阁前名唤春香,极得仆人青睐,由老太君做主嫁与门下最大田庄的庄头王天郭;后又奶了章回之父章望,身份更加分歧,故而阖府高低称呼时都带出她本姓,尊一声“邹嬷嬷”,章回更是以祖母一辈的“婆婆”相称――这边谢楷见章回施礼到位,语声又朴拙,心知这老婆婆身份毫不比普通下人,不由细细打量她言行。
谢楷道:“虽不特地教他,这一贯的猖獗,莫非不是你惯出来的?这般没规没据,一会儿等进了你家门,可不要掀了屋顶棚去。”
章回道:“这边就是常州城里第一驰名的御船埠,亭里的是前朝李郑的乾宁天子御笔碑刻。当年乾宁天子下江南,本要直接引了运河水相同城内,想在这里西边筑一道坝。却被白叟们说如此则阻了自来的死水,将断延陵文脉。只好改了河道,分出河心岛从核心转了个大弯,成果御舟仍停在这里,到底没能乘船进得城去。为这件事情乾宁天子写了一篇记、一篇赋,咏了三首绝句,后代便总合在一处,立了这座碑亭,乃是常州城一大名胜典故。启庄到来一次,这第一名物可莫错过。”
章回点头,转向谢楷道:“还等甚么,谢大相公?莫非还要我服侍你上车不成?”
船持续前行,未几时,靠近内城船埠。谢楷这才忙指着船埠上一顶碑亭问:“那是甚么碑?”
章回点头,笑道:“纯叔在路上见着邹婆婆,这么说婆婆也是才从乡间上来的?固然已经开了春,这里也热烈,到底风口。您白叟家风头里站这些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