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第五十回下[第4页/共8页]
舒眉笑道:“你脸上淡淡的,可不是乐意的话。到底有甚么事?还是有甚么人触了你,惹得你不快?既叫我一声‘姐姐’,就尽管奉告我。明天冬至,大节日底下,可不能藏着心机过。”
一语未毕,就听身后有人恨恨出声:“好一个‘可贵胡涂’,只是有些人看着聪明,自家也觉得聪明,实在最是胡涂的,底子就不消难堪。”恰是林如海。吓得章回一跳退出三步,黛玉也垂了头走到一边。林如海先瞪章回一眼,喝道:“会试期近,恰是冒死一搏的机会。你想甚么‘放一着、退一步’,说出这话来你也敢扯上放心!还不给我回书房去,把积年的题目作出十篇来看!”
不忘初心,砥砺长进——舍生取义,因为的是本心。任重道远,以是必须主动磨砺长进。
吴太君见水皆备妥,便移步到大肚陶罐中间。洪氏上前揭了黑釉罐盖,范舒雯奉上钳夹。钳夹亦是铜制,颀长柄,头部做成鸭嘴形状。吴太君持了钳夹,到罐中悄悄一捞。中间洪氏早捧过一个铜盆来,盆中铺一层竹编的沥水。吴太君将夹起之物放到盆中。洪氏遂将铜盆传与李氏。
却说次日,早上林黛玉起家,梳洗妆饰毕,按例到吴太君处存候。见吴太君因冬至这日劳乏,一夜过来倦懒之态犹重,不过稍坐一坐,便即返来。到屋里坐下,紫鹃才倒茶,就听到内里小丫环传说:“小七爷来了。”一语未毕,章回一手抱一摞书,一手提一只老迈食盒走出去。林黛玉不觉笑道:“哥哥从那里来,这会又往那里去?看着如许忙,还带着朝饭。”
礼毕。世人围随吴太君出了宗祠,一起行到到正门。见管事、家人早在照壁前重设了两个柴堆悬架,悬架上两口大锅,锅底下火焰熊熊,锅内里粥汤沸腾,粟米豆麦高低翻滚。再四五丈开外,则有街坊邻里、官绅百姓二三百人持锅碗瓢盆等相候。吴太君问:“济粥在那里?”就有洪氏捧一只大碗来,碗里便是方才熬好的粥食。吴太君亲手将粥食分到两只大锅当中,又取长柄勺搅拌三圈,然后奉告章霈:“代我分与各位高邻。”一时欢声雷动。吴太君向众邻居百姓请安,世人行礼,这才由李氏、洪氏等簇拥奉侍着返回澄辉堂去了。
次日,黛玉等丑正便即起家,先到澄晖堂吴太君跟前。就见自李氏起各房内眷皆至,闺秀俱在暖阁相候。坐了一刻,方是洪氏服侍吴太君大妆出来。世人遂排作两班,跟在吴太君身后,不消车轿,自澄晖堂一步步走到章氏宗祠。
章霈越众出,至于正厅阶下,唱道:“冬祭正始,追远敬亲。思祖德。”以双手将粥碗捧起,高与额齐,吴太君等世人在后,捧碗过顶,一齐向宗祠正厅躬身三拜。拜毕,章霈乃回身向世人训戒:“贤人云舍生取义,笃行不移,后代人当无忘初心。”下有章回扬声应道:“君子知任重道远,贯之以一,吾等辈必砥砺长进。”对答毕,方一齐将碗中粥食一口吃完,然后高捧空碗,向宗祠再拜三拜。
预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化。
黛玉点头道:“姐姐说的有理。就依姐姐的话。”
李氏取了沥水,置于浅盆,用竹夹将其上之物悄悄拨平铺展,荡去黑腻黏稠,暴露菜叶本来形状,这才连沥水传与陈氏。陈氏接了沥水,也和李氏一样,在本身跟前水盆中洗濯一遍,再递与恽氏。恽氏也还是洗濯扫荡一遍,方用竹夹夹住,捞起沥干,搁到深桶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