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第四十七回上[第2页/共7页]
章望笑道:“一事不烦二主。先前是大阿哥大嫂子牵线帮手,现在天然还烦托他们去。只是按着先头来信,大阿哥一家预定是十五号来常州。若等他们过来再说此事,不免就迟延担搁了。但是不劈面问,怕又多少说不清。”
章答复道:“听坦之说,他这位表妹昔日年幼之时,因同胞亲生的兄弟姊妹浩繁,父母照顾起来可贵全面,而堂伯父堂伯母膝下却多年空虚无人,故而常被带在跟前教养。寿家原是诸暨大族、书香世家,她曾祖、祖父都是大儒,父亲也用心治学;但曾伯祖、伯祖科举出身后,却都是以文官兼知武备的。这位堂伯父更是精擅刀枪骑射,落第以后便直赴边关,当兵从戎,因在西凉垦边屯田、缉私捕盗很有效果,朝廷特旨嘉奖,然后转任云南永昌府保山县。寿蜜斯幼时多在堂伯父堂伯母跟前,因而针黹女红以外,更随伯父及族兄弟们习武。没想到她又恰好有这一项天赋长才,这一学倒是了不得了――她那些兄弟们当然勤奋,毕竟只得了些花拳绣腿,不过装点装点门面,强身健体罢了;唯独她窥见了真正门道,学成一身杀敌破阵的惊人技艺,毫不是平常可比。”
洪氏一边听章回说话,一边渐渐点头,连称“奇特”。因道:“女子活着本来不易,这寿家女人现在有这么一番经历,想也晓得将来艰巨;阿大钟情求娶,原是一条最便宜的前程,竟然能秉承着忘我,干脆利落地回绝――如许不肯挟恩求报,又有这等眼界见地,可见必定是个知书贤德、通情达理的。且最可贵的就是这半点不受俗套拘泥,光亮磊落,英隽飘逸。”说到这里,又忍不住笑起来,道:“阿大本年不过十九岁,算来还在爱夸姣色的年纪。偏在选媳妇上头就有如许的目光,竟然一下子就看准了,公然我不该说他眼拙的。”问章望、章由、范舒雯本身说的但是。世人天然都笑着说“不错”。洪氏遂向章回道:“只是寿女人不该允,你阿大表哥要焦急了。”
既到澄晖堂,院门口洪氏恰好带了范舒雯出来。见了他两个来,笑道:“老太太正吃好茶点,到处找林丫头,幸亏送过来。”号召院门上众丫环奴婢立时拥着黛玉出来了。洪氏则带着范舒雯、章回往自家院子去。一时到家,章望、章由都在。范舒雯见了礼,就要辞职,被洪氏扯住,道:“我们家不兴那些个端方。总就这几口人,没的多隔一趟手、多传一遍话的费事。”因而低头垂目,挨着章由动手坐了。这边章回也坐了。丫环们上了茶,便一齐退到正堂外头,分两班守住院门。
章望笑道:“大奶奶别焦急。方才我头一句话就说了,阿大看上的这寿雁娘乃是寿芩寿广兰的女儿;寿芩的堂姐,嫁的恰恰是南京忠献伯府,大阿哥的岳家――虽说转折两道,到底算不上太远,就没有回儿跟姜坦之几年来的私交厚谊,我们跟诸暨寿家也套得上一句‘联络有亲’的话。”
作者有话要说: 有读者反应,这一章先前写得太紧,太短促,内容太多,看起来不舒畅。确然如此。是以眉净重写了这一章,补充了一些以为实在有需求展开的内容。以是费事大师重新再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