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回[第6页/共6页]
却说第二日王禅进宫跟贤妃说话,林海早早回府:他想看看闺女本身考虑得如何,是不是已经想通……黛玉的确比较风雅,但性子真说不上豁达。
林海听了点了点头,“都城可真小。”
老太妃们的所作所为,父皇只怕早就有所发觉,但是父皇就是假装一副不知情的模样,想必对那几位老太妃也非常顾忌。
说到这个,黛玉略有懊丧,“她好生夺目,我可不如她会来事儿。”
黛玉跟父亲几近无话不谈,略微抱怨了一下蜜斯妹,又游移道,“这么早就得运营她们的出息了吗?”顿了顿又问,“凡是高家世,都讲究门当户对吧?”
只是贾母并非全无自知之明,直到三品官之女配五品官之子……半子只怕等闲不能同意,是以在议亲之前说甚么也得逼着宝玉长进。
义忠王笑对劲味深长,“我那好弟弟终究憋不住了。”
王禅立时瞄向了紫鹃。紫鹃一缩脖子,目光就往黛玉身上飘。
黛玉听了她爹的话,就撅了嘴,“我不小啦。”
德妃淑妃固然不知当年除了圣上,百口都在宫中中了招,但也猜得着此次毫不是甚么小事,并且圣上仿佛忍不住了……
这些话固然难以开口,但是黛玉还是向她爹问了出来。
圣上俄然笑了,“闲着也是闲着,传吧。”
王禅现在又补了一刀,“薛大女人也是不幸,若非家人自小边对她如许‘寄予厚望’,她哪会生出这番心机?”
不过在开腔之前,黛玉瞄了眼继母王禅。
黛玉忧?的恰是她这些姐妹们:为了八字还没一撇的夫婿,就能不顾姐妹的感受了吗?
宝玉奇怪黛玉阖府皆知,这回就拿了元春赏下来的歙砚送给黛玉。
王禅持续道:“宣平郡王妃按辈分,得喊我一声表姑……她嫁进王府二十年就生了个女人。现在宣平王那几个儿子都是两个侧妃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