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第2页/共3页]
王氏见状笑道:“这个老太太倒不必担忧,我家老爷昨儿已经解缆前去杭州去了,我家老爷说了,他先行前去,尽量压服周大夫出山,只是府上最好也派几小我去,也表白了府上的诚意。
林母闻言,沉吟了半晌,说道:“话虽如此,但既然晓得了,我们总得法想子尝尝。”
王氏道:“这位老先生姓周,祖上曾是前朝太医,自个儿也曾做过太病院的掌院。”
王氏也点了点头,说道:“这位老大夫脉息极好,只要一样,当初遭了祸事,百口皆被连累,好轻易才回了故乡。
这日,贾敏正与林母提及孙姨娘的事,两人皆是满脸愁色。
贾敏林母闻言喜之不由,忙问道:“不知那位大夫姓甚名谁?现在在那里坐堂?”
可见平日还是要多积德事,自明儿起,你让府里每日打发人到城外给那些贫苦人家舍些粥米。再每月送些衣物被褥并米粮去养善堂。各寺庙道观也都添些香油钱。”
因经了这很多事,性子便有些古怪,发誓再不与达官权贵看诊,自此在故乡扬州的一个小镇上隐姓埋名,平日也只是给镇上的人瞧瞧小病罢了。如果旁人,便是带着金山银山去请,他也不会动心。”
王氏便道:“如果别个,妾身必不敢胡言,只是这位大夫却真真是医术通神。
林母贾敏闻言都是一喜,忙道:“怎的不早说,还愣着做甚么,还不快去请出去。”清荷承诺一声,忙忙的出去了。
只可惜周大夫固然医道极佳,脾气却过分朴重,获咎了人,厥后又因先皇后难产之事受了连累,阖家除老弱妇孺外,余者皆放逐了。”
这位周大夫脾气虽有些古怪,但外冷内热,极重交谊,又有我们祖上的友情在,想来不会回绝。”
林母闻言也点头道:“人常说,积善之家必不足庆,公然不错,若不是你老爷救了那些孩子,那里会有本日的福报。
王氏笑道:“此次来金陵主如果为小儿延请名师,前些日子便来了,原应早些登门拜访,只因前些光阴身上不好,怕冲撞了老太君和夫人,一时不得过来。
王氏喝了口茶,方持续道:“那些大夫都说不能留这个孩子,我天然是不肯的,当时那孩子都有五个多月了,我那里舍得?正巧这时候我母亲接到信,从金陵赶了过来。寻到这位周大夫给开了药,又一向调度,才安然生了下来。”
当初我们家还在都城,我虽未见过这位周大夫,但也传闻过他的大名,当初郑贵妃难产,众太医素手无策,都不敢用药,眼看着都要被问罪,还是周大夫毛遂自荐,上前立下军令状,为郑贵妃施针用药,贵妃娘娘方安然生下了七皇子,也就是现在的宁王殿下。
正一筹莫展之时,忽听小丫头说内里赵家太太送了帖子来,贾敏一时也想不起这赵家太太是哪位,再者本就心烦意乱,哪有精力去会甚么客人,闻言不由皱了皱眉,对清荷道:“你打发人去说一声,就说我今儿身上不好,不能出去号召了,等异日得了空再见罢。”
王氏不由一怔,随即笑道:“恰是他呢,本来老太君也曾传闻过他白叟家。”
王氏也笑道:“可不是,周大夫祖上原是前朝太医,周大夫不止医道好,心底也极好,当初不知救了多少人,家父当初病重,也多亏了他白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