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第1页/共4页]
蟾儿便依言出去,先是行了礼,才道,“女人,太太让我来问您另有没有本年新做的衣裳?今儿老爷和您从外头领来的是位姐儿呢,太太说还穿男孩的衣服未免不当。”
母女两个听得心伤,厅上不由温馨了好一会,又听英莲道,“我之前也偷偷溜出来过一次,但是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我问别人葫芦庙在哪,但是没人奉告我。厥后我就被抓归去,挨了好一顿打。”
黛玉见她打扮起来更加像宿世见到香菱的模样,虽说与影象中的她的年纪相差太大,但是却并不影响黛玉内心对她的熟稔。黛玉笑道,“甚么拯救之恩哪,我又没有做甚么。”说着先给自家父母请了安,对香菱道,“还不晓得女人叫甚么名字呢?”
黛玉责怪的看了她一眼,“那里就到了那种境地,只是感觉她表面看上去呆呆的,内心倒还是有些成算的。”说着便本身拆了发髻,道,“如果爹爹真的能帮她找到家人,也算是一场功德了。”
黛玉停了手上的行动,“谁晓得呢,如他真是个男孩反倒好了,能回家自是大善,可如果找不到,好歹还能自主流派,但是女孩子要如何办呢。”黛玉此时内心已经信了那人便是今后在贾府里遇见的香菱,若非真人,如何会长的那般类似?面貌五官类似也就罢了,连眉心的那点朱砂痣都一模一样。想到若非本身遇见了她,今后如宿世普通被那宝姐姐的哥哥看上,且不说宝姐姐的哥哥嫂嫂如何,香菱也实在是命苦,再有那无辜被打死的人,也当能够保下一条命来了。但是,莫非如果找不到他的父母,又该如何办呢?呆在林家?非主非仆,名不正言不顺的,也不是甚么好体例。
英莲思考了一会,方才回道,“我是客岁爹爹派人带我去看元宵花灯社火时和家仆走散了,我在街上很惊骇,然后有小我和我说是爹爹派来接我回家的,我,我也不知怎地就信了,仿佛是客岁中秋。”想想又道,“爹爹教我写字的时候,叫过我写过他的名字,讳上士下隐?至于故乡,我是姑苏本地人,家在城,在哪条街那条巷我却记不得了,只记得家旁不远处有座葫芦庙。”
黛玉道,“本来是甄女人。”却也没再说甚么,两个小女人分坐于两排雁翅椅上,黛玉便问母亲道,“爹爹这么早就已经出门了?”
但是却不想及至晚间林如海返来,伉俪二人暗里独处之时,林夫人将这些事情讲与林如海听,却不想林如海一脸惊诧。半天赋道,“我确切传闻过这个所谓的葫芦庙,但是,客岁时候就走水了,整条街都烧得干清干净的。
那蟾儿接了衣服便要走,黛玉却喊住她,顺手在金饰盒里翻了翻,拿了两只赤金小步摇递给她道,“既然是位女人,头上光秃秃的也欠都雅,你就先拿这个去凑充数。”又从打扮台妆匣里翻了只琉璃罐子出来道,“这个是护手的,传闻也能防冻疮,就是不晓得这已经生了冻疮能不能治的好,你且拿这个去,明儿我去跟太太说,给她请个大夫,好生配服药。”
黛玉听母亲说的不吉利,忙嗔道,“娘,你别把甄女人说的又悲伤起来好不好。”说着又对英莲道,“甄女人,我方才听你说是住在甚么葫芦庙四周,但是问起路来,别人却都不晓得那庙在那边?”
那女人本是坐着的,见黛玉出去忙站起来,道,“感谢女人昨夜拯救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