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回(上)[第2页/共4页]
这靳候想出来的体例倒是简朴了然,自家本领不敷,就拿姻亲来凑,将长女嫁了镇国公以后,现在袭了一等伯爵位的牛继宗,又将次女许给了三品将军马尚做后妻,两个庶子媳妇出身到不算甚么,嫡子媳妇却求娶的是故去的太皇太后的侄孙女何氏。靳夫人本来出身落魄,现在却有了一个娘家侄女做娘娘,现又有了一个世子妃侄女,此时再看靳家,便是本身不显,也没人敢等闲获咎了。
仆妇小厮见状也不敢自专,便返来禀报林夫人,林夫人闻言,便道,“即这么着,干脆折归去,去东市大街的宝翔楼。”这倒是她新盘了一家金饰铺子,里头很有些现在外头难寻的存货,因旧店主急需银钱,便把这些花生米大的金刚钻,小拇指般大的红宝石,并一些珍珠玉石一股脑的胡乱折价做了银钱。林夫人夙来心疼女儿,便成心让女儿挑些好的,端庄打几副头面。本来是筹算让人送到家里渐渐挑的,既本日出来了,又碰到这事一时回不得家,便干脆绕道畴昔看看。
那孙氏便仓猝笑道,“不过是一个妇人家,因着与女眷来往便当些,方得了客人的亲睐,那边敢说甚么能人不能人的。倒是我父亲,不是我做女儿的偏他,这么些年来经心极力,从伴计做到掌柜的,大半辈子的心血都在这里了。现在换了新店主,更是,铆足了劲儿要给夫人效力呢。”
林夫人本身也算是个才女,做了母亲,却担忧起女儿读多了杂书移了脾气,只说若要读书到她房里去看,但是黛玉真去了,又少不得叫她做些旁的事情,亦安不下心来读书。这般求而不得,反倒叫黛玉念念不忘。
林夫人没好气的看了黛玉一眼,“罢罢,反正你们是一条心的。我这个当娘的,巴巴拿了私房补助你们,还落不得个好。”
靳夫人虽成心留客,却也不大情愿在自家议论贾妃如何受宠,贾府是钟鸣鼎食之家这一类戳她心肝的话。即便贾府现在看着不大像样,当日里却也一门二国公的世家,单论家世,周贵妃还真的不如贾妃这位出身国公府的大蜜斯。因此见林夫人确有家事,便也不大很留她母女二人了。
这宝祥楼原也在开了有十来年,算的上是京里的老字号,原也运营的不温不火。谁知前些大哥店主过了,新掌家的少店主是个飘荡后辈,生性豪放,惯爱风月,又没人能辖制他,是以叫他把本来家中的财产皆换做了现钱,随便花消。
这原是有原因的,靳家虽是林如海母家,偏又不是骨肉亲眷,论情分,天然是隔了一层的。加上林氏佳耦回京已久,多多极少已体味了京中这几年产生的故事,天然也晓得西宁候府这几年来在京中远不算对劲,靳候在朝中并无实职,虽有昔日祖上打下的根底,却并不算安定,独一的一个嫡子又不大出息,若没甚么助力,这爵位还真不必然能稳妥的传下去。
林如海本身虽与林氏族中夙来不睦,却也不大见得惯本身这位便宜表兄尽往高枝攀去的德行,便也与他不过做个面子情罢了。更兼林家畴昔虽亦是功劳权贵,现在却也并无爵位,只以科举为退隐之途,林如海又一心只为后代铺路,纵是靳候成心拉拢,却也并无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