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上)[第1页/共3页]
林夫人叹了口气,原在闺阁时,贾府的端方倒是不管在何地的庄子,都是要派了主子除了折了现的银子送到府里,另还要有物产,米面肉碳,鲜菜另有贡献哥儿姐儿们的解闷的活物。只是本身嫁进林家以后,林家的常例倒是住在那边只用那边的庄子出产,外埠的收益倒是换了银子存在那边的钱庄的。本身跟着婆婆管了几年方才感觉林家的做法比本身娘家的更实惠,一来物产在路上不免有些折损,二来押送物产来回如何也得两三个月,更兼人力破钞也大,送些票据账目,只用四五个主子,外加几个护院便足矣了,每年来的人轮着换,倒也是轻松便利的。
林夫人看了看,见那各色花腔打的既是精美,也有八宝连春,也有海棠式的,梅花式的,笔锭快意式的并那小金鱼儿,又因本年是牛年,另有那金银打的非常精美的小牛犊。
林夫人道了声,“倒还算精美。”便令丫环收了,又道,“那金饰记得快些赶出来。”秦大师的应了便出去了。
黛玉瞥见自家弟弟在那边不晓得要拿些甚么好,再看看中间。果然,那些甚么胭脂,剪子针线之类的东西也不知放到阿谁角落里去了。乍一看还真不晓得在哪,便是那金银元宝,算盘,刀箭一类,另有大夫医治用的银针的东西也放的离弟弟远远的。离弟弟比来的倒是一方端砚,一只玉石笔洗,几册古籍,羊毫。再远些的,便是一方大红的鸡血石印章了。
林夫人便令她出去,却见一其中年妇人领了六个婆子出去,七人各托了一个木匣子,先请了安。林夫人便道,“如何这会子才送来。”
林夫人因家中收益皆在姑苏故乡并都城,若从那边庄子里运送,未免路程悠远。原在姑苏时,林夫人便是令都城的庄子所出物产收益一并发卖,换成银两后留下三分之一作增广地步庄园之用,让管事的自行衡量措置,只是如无益用的处所,需备了详确的账目文书一并送到主子跟前。其他的皆兑成银票,存在驰名头的大钱庄里,每半年票据连同账目一起送回姑苏。至于店铺,因是租出去了,也只是每年收一次房钱罢了,倒也便利。只是那会子正在姑苏,姑苏亦有祖产,庄子山林皆是出产丰富,便不消都城那边的出产,也不愁年货用度。只是现在在扬州,这里倒是没有财产的。如果令人从姑苏押送年货米面等物来,并非不成,只是未免也过分破钞人力。
林夫人自那日从庙里返来,约莫是受了风,便有些咳嗽的病症,请了大夫,也只说没甚么大碍,叮嘱了好生疗养便可。虽不是甚么大病,却也拖疲塌沓过了月余方好。
孩子周岁以后,林如海便也给自家儿子取了名儿,唤作晋贤,端庄登了族谱。至此,这孩子虽小,服侍的主子也不能似畴前普通浑唤作大哥儿了,他虽年纪小,倒是不管是那一个,都得正端庄经的唤一声贤大爷。天然,林如海佳耦并黛玉,还是唤他贤哥儿。
林夫人没法,只得派人在本地采办年货。下头人等摸寻了好几天,才算购置齐备。
黛玉内心想着,当年听贾府的丫环们说,宝玉当年就是抓了盒胭脂,惹得二娘舅不喜,本身当年还奇特呢,为何要把那女儿家用的东西也放着,现在看来,这大略是各家都有的常例罢了,却也不知有甚么说头。黛玉自是不但愿弟弟和宝玉一样的,到底弟弟是独子,今后是要秉承林家香火的人,为官做宰也不定,怎能如表兄普通,只在内帷厮混,看到端庄籍就头疼呢。只是黛玉也晓得,幼儿又不晓得甚么好甚么坏,看到红艳艳的惹人谛视标东西有几分兴趣也是平常,抓周实在也并不就能说了然今后的有甚么远景。只是若真抓了,到底不是甚么美意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