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中)[第1页/共4页]
那绯月却又有些不大敢言,支支吾吾直道那官员不耐要动刑法方才说了。官员闻言竟是这帮匪贼劫过的林家,那女子又自称是林府姨娘的贴身丫环,心中便自发得明白了。
目睹几日畴昔,也不知究竟是药石毕竟起了效,还是那邱道婆果然有些本领,贤哥儿的病果然一每天好起来了,只是身子却还是有些衰弱,经此一灾后,到似长了几岁,成熟了很多,颇似个小儿郎了。
那道婆自是喜不自胜,更因林夫报酬求儿子早日病愈,赠了很多财物,有单给邱道婆的,也有舍给庵堂的。
不得不说,这处所官猜的虽不大准,却也相差不远了。
处所官听这女人原是逃奴,和人私奔进了匪贼窝,那匪贼还叫宁王给一箭射死了。便对那匪贼所言信了七分。又提审那女子,绯月本来自是对峙不认的,自述是自家主子令出门请医,巧遇主子娘家少爷,然后便和少爷一起被贼子掳掠,不但买药钱没了,就连少爷也惨遭毒手。
而林夫人,过后明白过来,回想起当时状况,也不由深悔本身当着诸多人的面提及本身一双后代竟在车内的事情。毕竟自家仆人晓得女人在车里,在本身的管束也不敢胡说,那庵里的尼姑还要仰仗本身这个官太太的香火银子,也是晓得甚么话该说甚么不该说的。只要那宁王和宁王部下的兵士实在难办,如果他们偶然中顺口传出去甚么,即使于黛玉无碍,内心也总有个不当的处所。林如海见夫人愁苦,便也着意安抚道,“都是些兵士,常听人道,宁王治军颇严,想来不会有甚流言流言传出的,我看宁王也不是那等多言的人。再者纵偶然中说了甚么,离黛玉议婚另有好些年。彼时另有谁会记得。”但是话虽如许说,事情却还是要压下去的,林如海除了奉求处所官好生查探外便不再提此事。
想到这迩来各种事由,林夫民气中恨极,心道如许的贱人,倒是打死才是呢。
林夫人是以十二万分的感激那邱道婆,那香火银子如流水般的花了出去,黛玉虽觉有些不当,却也因贤哥儿倒是病愈的原因并未禁止,而林如海虽不满,却也因和黛玉不异的原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至于三王的舅家东平王府,却不测的并未遭到任何贬谪和呵叱,这倒是叫人希奇的事儿了。
那道婆便道,“似夫人这等积善之家,自是有神佛保佑的。若要化解这一时飞灾,每日里除平常香火外,另要点一盏大海灯,日夜不息的方好。”
又过了半月,都城里老贤人旨意昭告天下,倒是圣上因病而决意退位,立太子为帝。林如海自家又有从都城里传来动静,倒是贵妃所出三王,唯有最幼者吴王尚存,魏王,楚王皆以悖逆除以极刑。然就是这吴王,本有的郡王封号也被夺了去,以知情不报的罪名贬做了百姓,却仍旧被圈禁在原王府。三王旧属,或是平素在朝堂上与三王靠近的官员,多数被贬谪,更有些有要紧干系的,便以勾搭悖逆为名,按罪量刑,一时候朝野内风声鹤唳。
林夫人便道,“这却不难,只是不知每日里需多少灯油才好。”
许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那道婆也并非白得东西,便对林夫人道,“凡是如夫人家这等大户人家,孩子多数养的艰巨些。究其底子,却不过是些促狭鬼儿跟着,得空便要弄出些事端来。如哥儿此事,便是那邪祟撞客,一时飞灾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