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1)[第1页/共4页]
李纨道:“我们要看诗了,若看完了还不交卷是必罚的。”宝玉道:“稻香老农虽不善作却善看,又最公道,你就评阅好坏,我们都服的。”世人都道:“天然。”因而先看探春的稿上写道是:
世人看了,都道是这首为上。李纨道:“若论风骚新奇,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稿。”探春道:“这评的有理,潇湘妃子当居第二。”李纨道:“怡红公子是压尾,你服不平?”宝玉道:“我的那首原不好了,这评的最公。”又笑道:“只是蘅潇二首还要考虑。”李纨道:“原是依我批评,不与你们相干,再有多说者必罚。”宝玉传闻,只得罢了。
宝玉看了,笑道:“独他来了,另有甚么人?”婆子道:“另有两盆花儿。”宝玉道:“你出去说,我晓得了,难为他想着。你便把花儿送到我屋里去就是了。”一面说,一面同翠墨往秋爽斋来,只见宝钗、黛玉、迎春、惜春已都在那边了。
迎春道:“既如此,待我限韵。”说着,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诗来,顺手一揭,这首竟是一首七言律,递与世人看了,都该作七言律。迎春掩了诗,又向一个小丫头道:“你随口说一个字来。”那丫头正倚门立着,便说了个‘门’字。迎春笑道:“就是门字韵,‘十三元’了。头一个韵定要这‘门’字”说着,又要了韵牌匣子过来,抽出“十三元”一屉,又命那小丫头顺手拿四块。那丫头便拿了“盆”“魂”“痕”“昏”四块来。宝玉道:“这‘盆’‘门’两个字不大好作呢!”
世人见他出去,都笑说:“又来了一个。”探春笑道:“我不算俗,偶尔起个动机,写了几个帖儿试一试,谁知一招皆到。”宝玉笑道:“可惜迟了,早该起个社的。”黛玉道:“你们尽管起社,可别算上我,我是不敢的。”迎春笑道:“你不敢谁还敢呢。”宝玉道:“这是一件端庄大事,大师鼓励起来,不要你谦我让的。各有主张自管说出来大师平章。宝姐姐也出个主张,林mm也说个话儿。”宝钗道:“你忙甚么,人还不全呢。”
父亲大人万福金安。男思自蒙天恩,认于膝下,日夜思一孝敬,竟无可孝敬之处。后果大班花草,上托大人金福,竟认得很多花儿匠,并认得很多名园。因忽见有白海棠一种,不成多得。故变尽体例,只弄得两盆。大人若视男是亲男普通,便留下赏玩。因气候暑热,恐园中女人们不便,故不敢面见。奉书恭启,并叩台安男芸跪书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月窟神仙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冷静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大师看了,宝玉说探春的好,李纨才要推宝钗这诗有身份,因又催黛玉。黛玉道:“你们都有了。”说着提笔一挥而就,掷与世人。李纨等看他写道是:
探春道:“只是原系我起的意,我须得先作个东道仆人,方不负我这兴。”李纨道:“既如许说,明日你就先开一社如何?”探春道:“明日不如本日,现在就很好。你就出题,菱洲限韵,藕榭监场。”迎春道:“依我说,也不必随一人出题限韵,竟是拈阄公道。”李纨道:“方才我来时,瞥见他们抬进两盆白海棠来,倒是好花。你们何不就咏起他来?”迎春道:“都还未赏,先倒作诗。”宝钗道:“不过是白海棠,又何必然要见了才作。前人的诗赋,也不过都是寄兴写情耳。若都是等见了作,现在也没这些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