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老学士闲征姽婳词痴公子杜撰芙蓉诔(2)[第5页/共6页]
何也?昔叶法善摄魂以撰碑,李长吉被诏而为记,事虽殊,其理则一也。故相物以配才,苟非其人,恶乃滥乎?始信上帝拜托衡量,可谓至洽至协,庶不负其所秉赋也。因希其不昧之灵,或陟降于兹;特不揣鄙俗之词,有污慧听。乃歌而招之曰:
世人听了这两句,便都叫:“妙!好个‘不见尘沙起’!又承了一句‘俏影红灯里’,用字用句,皆出神化了。”宝玉道:
世人都道:“铺叙得委宛。”贾政道:“太多了,底下只怕累坠呢。”宝玉乃又念叨:
世人道:“更佳。倒是大几岁年纪,立意又自分歧。”贾政道:“还不甚大错,终不诚心。”世人道:“这就罢了,三爷才大未几两岁,在未冠之时如此,用了工夫,再过几年,怕不是大阮小阮了。”贾政笑道:“过奖了,只是不肯读书不对。”因又问宝玉如何。世人道:“二爷细心镂刻,定又是风骚悲感,分歧此等的了。”
望盖之陆离兮,抑箕尾之光耶?
面前不见尘沙起,将军俏影红灯里。
读毕,遂焚帛奠茗,犹依依不舍。小鬟催至再四,方才回身。忽听山石以后有一人笑道:“且请留步。”二人听了,不免一惊。那小鬟转头一看,倒是小我影从芙蓉花中走出来,他便大呼:“不好,有鬼。晴雯真来显魂了!”唬得宝玉也忙看时,且听下回分化。
世人道:“好个‘走’字!便见得凹凸了。且通句转的也不板。”宝玉又念叨:
忙问:“这一句可还使得?”世人拍案叫绝。贾政写了,看着笑道:“且放着,再续。”宝玉道:“若使得,我便要一气下去了。若使不得,越性涂了,我再想别的意义出来,再另措词。”贾政听了,便喝道:“多话!不好了再作,便作十篇百篇,还怕辛苦了不成!”宝玉传闻,只得想了一会,便念叨:
战罢夜阑心力怯,脂痕粉渍污鲛绡。
说话间,贾环叔侄亦到,贾政命他们看了题目。他两个虽能诗,较腹中之真假虽也去宝玉不远,但第一件他两个终是别路,若论举业一道,似高过宝玉,若论杂学,则远不能及;第二件他二人才情滞钝,不及宝玉空灵娟逸,每作诗亦如八股之法,未免拘板庸涩。
贾政写了看时,点头道:“粗鄙。”一幕宾道:“要如许方古,究竟不粗,且看他底下的。”贾政道:“姑存之。”宝玉又道:
余犹桎梏而悬附兮,灵格余以嗟来耶?
恒王对劲数谁行,姽婳将军林四娘,号令秦姬驱赵女,艳李秾桃临疆场。绣鞍有泪春愁重,铁甲无声夜气凉。
恒王好武兼好色,
说着,早有人取了笔砚,按贾政口中之言略加改易了几个字,便成了一篇短序,递与贾政看了。贾政道:“不过如此,他们那边已有原序。昨日因又奉恩旨,着察核前代以来应加嘉奖而遗落未经请奏各项人等,不管僧尼乞丐与女妇人等,有一事可嘉,即行汇送经历至礼部备请恩奖。以是他这原序也送往礼部去了。大师闻声这消息,以是都要作一首《词》,以志其忠义。”世人听了,都又笑道:“这原该如此。只是更可羡者,本朝皆系千古未有之旷典隆恩,实历代所不及处,可谓‘圣朝无阙事’,唐朝人预先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