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檄文陈实情,任尔评对错[第1页/共3页]
骂者有,赞者亦存,争议难平。
四周那数百人影也和熟悉之人相互传声,或是直接出言会商。
这檄文,是针对天庭讨魔檄文而来;更是在玉帝脸上打了一耳光,还自带三声‘响儿’的那种。
在北俱芦洲的这一道道身影,尽皆震惊莫名,昂首看向了在六合间残虐的妖魔……
吕纯阳一番话固然偏袒杨戬,但又点出了前后两道檄文之间的冲突地点。
“王兄谈笑了,如果阐教脱手,为何不灭掉此地妖魔?留下它,给杨戬和阐教招骂名吗?”
‘天庭檄文包庇于我,我心感其恩德,却不敢不言明此事之原委……’
很多人平心而论,感觉本身在杨戬当时所处的地步,脱身已是不易,而杨戬还能算计敌手,心智之坚固,远超平常修道之人。
三界遍寻,只择知者传达。
很多人看罢檄文,都是沉默,心中百感交集。
杨戬书曰:
噹——
说杨戬心狠手辣?为杀敌竟然不吝做出这般妖魔,乃至其为祸一方?
随后,又在关头时候俄然现身,一己之力截断对方求生之门。更是硬抗大罗金仙一击,将那大罗金仙打回洞中,破开其仙躯之防,塞入了妖魔之口。
但此次的贤人檄文非常奥妙,能见到、能听到钟声的,只是那些看过天庭檄文,或是听旁人提及过杨戬与墨寒之事者。
……墨寒部将皆追杀于我,盖以大阵、刮地百丈、翻山倒海,幸得那孤山之底有暗洞藏身,暂避灾害……’
‘天庭讨魔檄文所言,与我有偏袒之意,愧不敢当,故借此檄白话说此事颠末。
“五百年,才修道五百年啊,一道檄文,就差点把这天捅破了……”
能修道金仙、大罗境的,也没几个笨拙之人,此时纷繁恍然。
很多修道者忍不住出言痛斥,只感觉此事过分荒诞,背后算计之人,动手也太狠太毒了些。
本身躲于暗洞当中,身受困乏之苦,说不定与墨寒相争时,还受了重伤……
修道之人又有几个仁慈之辈?洪荒广为传播的‘老好人红云之死’,那是人尽皆知的故事。
“这事还真没法说对错、论功过,只能说杨戬太短长,那群天将也是过分失智。”
先是暗中查探那一百多名天将藏身之地点,而后在黑山高低两洞的断层暗施安插,又用心留下‘封魔之地’引敌中计。
“诸位道友细心咀嚼,这妖魔如何能尽数吞得墨寒部将?杨戬只是算计到了一名大罗,另一名大罗与其他诸多天将为何同时折损在此?天庭檄文虽已成笑柄,此中之深意,却让人不得不沉思!”
贤人檄文一出,每次都是大事,每次也都是大祸。
‘戬思御敌之策,冒险一试,将上古大神通者共工之戾气导出,汇入墨寒元神之力,又取北俱芦洲之戾气,炼化七日,而成一吞噬元神之妖魔,藏于山中暗洞。’
‘洪荒三界诸仙者,玉虚弟子杨戬,借师祖檄文与众仙云’。
吕纯阳当时就是一喜,大喊:“杨老弟!你伤可好了?”
“吕大哥!我先去除魔!”
固然手腕不算光彩。
“贤人旨!”
噹——
此后,凡是有人掐指推算,引出天庭放出的那道讨魔檄文,这道贤人檄文就会在厥后自行现身……
钟声入天庭。
本日闯荡洪荒,不敢屈辱玉虚传承,闯出少量申明。天帝惜才,命太白金星于东海宣旨,辟我入天庭任职。我自发修道时浅,尚未行孝长辈膝前,自不敢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