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冀州寻妲己[第1页/共3页]
众宫人反倒是见状稳定,那宫女也并未挣扎,眼角泪痕一闪而过,嘴角暴露些许勉强的媚笑……
帝辛对本身的王叔最是体味,也不愤怒,身材靠在龙椅中,悠然道:“我以德待之,其心却存异。我以谋算之,其心不敢动。叔父可有良策?”
“陛下,且听老臣一言……”
又有甚么公理可言?
他返来后,对帝辛一番说教,帝辛自是讪讪而笑,倒也不敢再提广纳美女之事。
“叔父,我有些累了,本日便议到这里吧。本日太师所言,尔等尽快拟出章程,寡人,不想等太久。”
此行,杨戬倒也算知了纣王帝辛的为人如何,其他不敢多说,帝辛这残暴的脾气,此时已经可见一斑。
“哎,是,是!”
帝辛不死,诸侯难平。
一旁的杨戬看这些甲士踌躇不定、面露难堪,也是为这些家伙的脑筋暗自焦急,骂道:“还不快去通禀!站在这愣着何为!”
这四人,一名是那大商的顶梁之柱太师闻仲,一名是那界牌关总兵黄衮,另有那聪明天下闻名的王叔比干,与帝辛所期中的大将,武成王黄飞虎。
杨戬点头苦笑,飞的迅疾,身下过了千重山川。
闻仲不死,商朝难灭啊。
本日朝会时,数百名诸侯联名请命,因为四方不平,有犬戎、东夷、南蛮之威胁,恳请帝辛命令答应他们裁军,并将每年朝贡朝歌的钱帛取之一二,以作军粮。
却说商汤立国以后,因为商王之位,以‘兄终弟及’、‘父子相传’两种体例并行担当,故而狼籍不竭,历经九世,国力弱竭、诸侯离心。
闻仲想歇息两日便赶回北海,却又被帝辛召入宫中商讨诸侯进言之事,当真是劳心劳力,半晌都不得停。
“尤那老道!且站住!”
那王叔比干的谏言,在杨戬看来都是废话,这天下,说到底还是兵甲说了算。
北伯候崇侯虎……这是帝辛的亲信,乃是帝辛一手培植起的北镇诸侯,忠心耿耿,能征善战,不必多言。
比干拱手做礼:“北海苦远,太师辛苦。比干静待太师得胜偿还之日!”
帝辛不想对诸侯服软,却又没法对天下诸侯动武。帝辛当然不傻,他如果无端挞伐诸侯,恐怕这天下诸侯一夜之间便会大肆反旗,杀向朝歌。
中年文士模样的比干面庞有些无法,站在那欣然若失,非常得志。
诸侯不死,帝辛难安。
一旁的黄衮与黄飞虎也尽皆出言奖饰,唯独王叔比干,站在闻仲以后,轻叹了声,道:“大王,为何不以德感化诸侯,却用战略筹算?”
杨戬老气横秋的痛斥一声:“凡夫俗子何敢拦?冀州贵爵命忧矣!”
闻仲道:“我还要赶去北海,朝中还要王叔多看着;陛下总有思虑不周之时,莫要让陛下失了臣心,毁了德行。”
“大王,”比干躬身施礼,“我商自汤祖以后,挞伐从未断绝,南征北战开辟了无垠国土,现在诸侯势大,与之干系甚大。不若从大王开端,修身修德,重耕重民,四海平生,天下归心……”
帝辛内心压着一肚子火,却不敢发、不能发,还要顾及帝王仪态,还要去考虑诸多大臣的言语。
帝辛面色有些不耐的起家,在宫人侍卫的簇拥下出了偏殿,朝着后宫而去。
闻仲道:“大王年青气盛,此时心中只想着开辟国土,立下不输先帝之功劳。这些话,你要再等十年说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