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鹤唳华亭:惊心动魄的宫廷权谋 > 第105章 金谷送客(1)

第105章 金谷送客(1)[第2页/共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皇孙萧泽自跟从付陵安厝孝端皇后皇堂,返宫后一向发热咳嗽,贪眠拒食,拖延不愈,算来约莫已有一旬。他自去冬起断断续续便受过些风寒,也断断续续好过几次,是以本次从人并未过分正视,何况东宫局势一时风雨飘摇,几有覆巢之虞,民气惶惑,也不免忽视。虽皇太子妃谢氏一向忧疑去冬无雪,今春或将易染时疫,然天子既下旨禁东宫出入,太子本来得空体贴也好,即体贴为避怀疑并不上报延请太医也好,此一旬内便一向由东宫典药局诊辨奉侍,看来病情未更好也未更坏。直至结案后打消东宫门禁,亦一向未见天子调派太医,而至廿八日午后皇孙于睡梦中俄然气促高热,呕吐不止,太子妃方大惊大急。数日内长沙郡王本一步不离地守着皇孙,陪他讲笑,许他病愈后各种游乐,此时见状,跑出阁外,直至太子阁中扣问,阁内宫人方奉告太子已经具舆离宫,然方出走未久,定梁未待他说完,便向延祚宫门方向飞奔而去,终究在永安门处追到了太子及侍从人等。

半晌寂静后,一翰林嘲笑开言道:“在其位谋其政,臣等不在其位,天然不敢介入置喙。自古至今,储副以养德为最重,庶政庶务,岂可触及干预,甚乃至于呕心沥血,宵衣旰食?如此,则置国法人伦于何职位?置圣天子与众臣工于何职位?今后臣等修史,当为直笔,当为曲笔?莫非竟要以此为本朝遗泽,为万世表率?”

靖宁七年春仲春廿七日,常朝。自本月廿五至本日的三日中,天子已又下旨抄了赵庶人的府邸,而赵王俄然开罪,为太子杖杀一事,亦早已无人不知。

陈谨接着宣布了第三道诏令,言因边事不宁,国度不安,抱未雨绸缪之念,为保都中稳定无虞,令枢部与吏部商讨章程,于本日起清算上直十二卫及二十四京卫。

抄家的敕旨经过中书省发放,罪人虽是未经司法,由金吾左卫按中旨奥妙措置,而详细结案的卷宗却要由刑部和金吾卫共同结具。但是中书令杜蘅畴昔既亲东宫,新任刑部尚书又全然对天子昂首帖耳,以是敕也罢,卷宗也罢,在都察院、大理寺的司法衙门及御史台的清流言官反应过来之前,都得以顺利下行,没有遭到任何停滞。

处罚东宫班贰,与直接处罚皇太子无异,如此连累遍及,则比直接处罚皇太子还要严峻很多。遵循事理来讲,皇太子必须当廷赔罪,自请惩罚。而在面色乌青的皇太子行动之前,一个面色比他还要丢脸数倍的人,起首口吐白沫,咕咚一声栽倒在了朝堂之上。

革东宫班贰和整京卫的圣旨连珠同下,中无间隙,看来事小,皇太子却难堪非常。不赔罪固属不臣之举,赔罪无疑是明示世人此二事本身皆脱不了干系。他略微游移,终挑选仰首倨傲,无所表示。

廿七日朝会上,百官就位,天子命刑部起首向诸臣宣布的,便是本案的措置成果。虽是初度公布,实在于世人而言已不是消息:赵王定楷以谋大逆科罪,废为庶人,原拟放逐,因受刑时毙命,按庶人身份葬京郊西山。未察其有朋党,故赵王府除主管长和等数人论死外,余人一概流配。

对此事存疑的人并非没有,亦并非少数,然事情牵涉过巨,天心又如此明朗,加上死者不能复活,是以疑者当然多,而公开质疑者却临时无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