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好一个骗婚夫郎 > 14.梁地主家的主事

14.梁地主家的主事[第1页/共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陈碧撅着嘴,看她大伯娘欢欢乐喜给儿子做衣衫,这么些年,大伯娘连麻布都没给兄妹两扯上一块。

而梁地主家到底有多少地步,倒是谁也说不清,只晓得这四周村屯大多有充裕劳力的都佃了梁家地步。并且想佃他家田的人还得托人请干系,不然这田还轮不到自家来佃。

李三叮咛世人明日卯时在隔壁村口等店主,5人便谢过店主各自返家歇息。

陈碧每日在家,自小就练出主动过滤的本领,兄妹二人一言不发,冷静吃完就将饭碗端进厨房窝着,等大伯一家吃完,才起家清算碗筷。

到了镇上,陈青又帮着把粮卸到堆栈,泡过称整齐靠墙码好。梁地主同粮铺掌柜合算了斤数银两,就领着世人返回陈家沟,又跑一趟才将陈家沟的租子收齐。

苗仁翠自不是个善茬,与人吵了几架却均落败,一旦敌手吵不赢,立马搬出族规来挖苦挖苦苗仁翠。

乡间人不像城里人家买甚么主子,是以这李三在农户眼里就成了梁地主家的长工,实在李三同魏凉都是梁家买返来的家仆。常日里守门做些重活,收租的时候陪主子一道运粮记账。

“得了,咱又不是穿不起,不过是怕招贼惦记罢了,麻衣夏天穿起来也风凉”陈青暗想,这在当代麻衣比棉布贵多了,咧起嘴角,他比来更加想不起当代的事了,只偶尔灵光一闪勾起影象,但也毫不沉思,免得想多了没法好好过日子。

陈垂教员有水田6亩,又佃了梁地主家3亩水田。这3亩地的收成一半要上交做租子,余下收成才气拿去换钱。

陈青做完长工还没等歇歇,就得忙着将自家多余的粮食运到镇上换钱,幸亏各家该卖粮的都卖完了,牛车倒也余暇下来。陈青借了车,同陈老迈合力将粮食运到镇上。

装满牛车,陈青跟着运粮步队一起进城。他们这队除了店主和李三只要4人,若非人手不敷,李三也不敢招陈青做工。

交银子付房钱比交粮食划算,以是大多家里银钱敷裕的都是交银子了事,只要像大伯家如许没现钱付的才会上交5成产量。

陈青跟李老三讨了活计,就跟着梁家雇佣的长工一起将粮食装车。装粮用的都是麻绳体例的大口袋,封了口一麻袋足有百来斤重,陈青扛着也有些吃力,幸亏本年长高很多,不然想抗起这麻袋没有人帮一把手还真不可。

这地步就是庄稼人的吃食来源,如果不打粮食就没得吃,特别是家里人丁多的,如果田少不敷吃,再不佃两亩地,那真得饿死几口人。大多地主家都要收6成租,剩下的四成也就够做口粮食用,天然没有多余的粮食拿去换钱。而就如许,农户也不得不租,没体例,家里另有张嘴等用饭的娃呢,不佃田莫非饿死?

有地步的人家也佃,只要有充足的劳力,谁家不想多打粮食?即便4成少了点,但留下做口粮,家里的产出不就都能拿去换钱?

农家人大多穿短衫,为图干活便利。墨客学子倒是要穿长衫彰显气质,苗仁翠就是再惜银子也不会委曲了宝贝儿子,买不起锦缎,这棉布还是扯得起。

(户税是重税,农家前提不好的大多兄弟几个挂在白叟名下百口过日子,就为遁藏户税。兵役也是按户抽调,每户一男丁。比方陈垂教员一年7人征税460文,6亩水田10亩旱田共征税一两六钱,户税为2两,总计4两60文。)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