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0 我家有娘子[第3页/共3页]
葛洪对豆腐工艺兴趣极大,乃至不顾舟车劳累,登陆后便要去沈家豆腐坊一观。他痴于炼丹,而炼丹之学究其道理便是形补,所谓金玉传世恒远,耐久弥新,取其神髓而食之,人之形体亦能长存。
沈哲子眼下的能量,能惠及武康一县已是幸运,至于丹阳那边,纵使故意,也有力去干与。
但是沈哲子改冲叶水碓为滚筒后,对水流打击要求不再那么大,以是大可不必再拦河阻水。仅仅沈家一家,在武康一地便有将近八百个水碓,几近覆盖大半水网。颠末改革以后,以往的横栏水坝都被裁撤,水力未损多少,又得水运之便。
沈哲子拍拍靠船舷而坐的纪友,而后又转头望向正赏识两岸景色的葛洪:“葛先生感觉武康风景与丹阳比拟,又有何分歧?”
唉,又要被逼炫富了。
纪友居丧年余,心常戚戚不得畅怀,现在坐在轻巧小舟上,所见皆是江南水乡清爽敬爱、朝气勃勃画面,笑容垂垂在脸上泛开,整小我都变得开畅起来:“难怪维周你要蛰于桑梓,不履京畿,这水乡隽永平和,让人神迷啊!”
纪友尚是居丧之身,葛洪也不耐烦去应酬寒暄,扣问这两人定见后,沈哲子便让小舟直接转去龙溪庄园里。
童音天真,散及四野,固然只是粗鄙俚曲,但透出一股对仆人公的喜慕,愿以女妻之。纪友听到这些童声歌谣,不免捧腹哈哈大笑。而葛洪神情则略显难堪,他刚评价沈家损万民而肥自家,便有儿歌嬉笑给了他一巴掌。
地处吴中水乡,武康的环境并没有好上多少,乃至还要更严峻几分。如果葛洪他们客岁来这里,所看到的也不是面前这幅河渠畅达、舟船来往穿越、通行无阻的繁华画面。
葛洪有此设法,沈哲子并不料外。乃至后代之人便将豆腐发明归功于西汉淮南王刘安,就是那位传说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修仙界前辈,但实在这位前辈谋反不成,兵解转世了。
对于葛洪激烈的阶层斗争情怀,沈哲子只是笑笑并不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