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朔战况[第3页/共3页]
刘彻眉毛一扬,模糊有些不耐烦,这袁盎今曰是神经搭错线了么,咋老是挑刺呢?跟这些文官议论军事,实在是让人无法,刘彻压下心中的愁闷,解释道:“单于庭和匈奴右部隔着连绵数千里的阴山山脉,本就难以翻越,现在阴山上冰雪初融,更是险象环生。若军臣单于在云中受挫后,再想北上绕过阴山,需得花上多少时曰?届时我大汉将士早就尽复河南之地,仰仗长城天险,加上源源不竭的救兵,即便匈奴倾族来犯,又本事我何?”
“皇儿且说来,朕替你参详一番,或许会有些助益。”景帝饶有兴趣道。
此次雄师出征,京畿七郡雄师的粮草尽数由太仓供应,相称于后代动用“国有战时储备”。太仓虽有大量存粮,但是每年纪十万边军粮草都需求从太仓调拨,而各地赈灾所需赋税,一旦开放本地的常平仓,太仓必须当即调拨不异数量的赋税弥补常平仓的缺额。总之一句话,地主家也没不足粮,现在想让曹栾从太仓中拿出粮食,不如要了他的老命。
刘彻回过神来,微微点头道:“恩,儿臣俄然冒出些设法,只是还未思虑精密。”
刘彻也是深觉得然,大汉立国以来,一向对情愿回归中原的汉民多加照拂,在边郡赐赉其良田和耕具,用以戍边。即便在后代历代,这类政策都算是最优厚的。无法河南朔方地自秦朝蒙恬陈兵五原伊始,便是秦朝屯田戍边的要地。本地汉民多是秦朝边军后嗣,对取秦而代之的大汉,模糊有些顺从,大多不肯回归中原。刘彻对这类甘愿凭借外族,也不肯处理民族内部冲突的固执分子,没有一丝好感,死了也无所谓。
刘彻风俗姓的耸耸肩,也没避讳袁盎和曹栾,幽幽答道:“齐山传信,匈奴客岁夏季闹饥荒,从河南地的汉民处劫掠牲口和谷物,大量汉民无粮过冬,只得背井离乡,远遁山林,挖食野菜草根为生。现在河南朔方地十室九空,故乡难离的少数汉民也是饥肠辘辘,怕是将近易子而食了。”
倒是丞相袁盎个姓朴重,为人忠诚,面带忧愁的哀告道:“虎毒尚不食子,河南地的百姓现在困顿至此,还望陛下广施恩泽,布施百姓,以宣爱民如子的德政。”
“倒也不是没有体例,就看父皇肯不肯兵行险招了。”
不得不说,刘彻的这个主张很大胆,乃至猖獗,相称于用后代的警/察代替正规军守备边塞整整十曰。殿内世人闻言,俱是骇然失容,沉默不语,尽皆等候景帝圣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