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军班师[第3页/共3页]
“臣拜见陛下!”曹栾仓猝入内,一揖到地。
三郡残剩的边军尽皆将驻地前移,进驻到本来匈奴人放牧的大草原上。诸多新筑塞城如同雨后春笋般敏捷建成,各部边军临时实施“入粟塞下”,将大量的粮草运往边塞储存,以便守边备塞,旨在为边地军士供应充沛的后勤补给。但这并不是长远之计,且极其劳民伤财。
诏令一出,除了身在云中的郅都按部就班的持续整肃边务外,尚在逃送西羌战俘的史惕,身处长安的秦勇,尽皆稍事安排后,仓猝带领各自亲卫,马上北上到差。而李广则带着三万细柳精骑先奔赴正西长城关隘,和太尉窦婴交代边军。
但是景帝很快便准奏,公布诏令,要求各府司尽速考核抽调官吏。大量出身寒微的官吏纷繁被“保举”上来,颠末中心官署的严格审议,敏捷发放调令,马上到差。
本来因为西羌五万铁骑来袭,从左冯翊和右扶风前来驰援的郡兵,尽皆返回京畿三辅。兵力空虚数月的京畿重地终究重新设防,让很多连曰来忧心不已的保皇派朝臣暗自长舒了一口气。
景帝浅笑道:“这些犒赏都是将士们用血肉换来的,哪是朕的恩泽?再说这些将士原是河南,河东,河内和弘农四郡的郡兵,此番抽调出征,已有半年之久,该当让他们尽早归家。朕已下旨,封赏过后,秦老将军会在上郡将郡兵交由各郡都尉统领回归本郡。”
如此一来,五原和西河二郡便成为河朔最首要的屯田之所,同时负担着为朔方和云中两郡屯驻的数十万边军供应后勤及告急驰援的重担。
景帝和群臣也默契的同时失忆,仿佛窦婴从未率军出征普通。很明显,窦婴此番出征的各种所作所为,让朝堂内的各个派系尽皆对他存了几份猜忌,却又碍于他的特别身份,不便妄动,都存了静观其变的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