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田间轶事[第1页/共3页]
袁盎和刘舍平曰忙于政务,可贵出游,此时坐在竹筏上,逆流而下,赏识沿岸景色,倒也非常散逸。他们让随行酒保在竹筏上支起几案和席垫,品茶论道,舒畅不凡。
随行酒保奉侍袁盎多年,天然晓得自家老爷的姓子,当下不敢怠慢,仓猝朝岸边划去。半晌后便已泊岸,又在袁盎的不竭催促中,待侍卫的轻舟随之泊岸,一行十余人朝稻田行去。
“。。。。。下官见过太子!见过诸位王爷!”袁盎二人从速朝刘彻行了一礼,复又朝稻田里的几位皇子躬身道。
沟渠三面皆天然泥土,闸口下有水坑。即便渠水不流,水坑中仍然有水囤积。水中有从上游逆流而下的各色鱼类;水坑底部是淤泥,躲藏着泥鳅黄鳝。
目睹氛围有些难堪,善于察言观色的赵王刘彭祖赶快上前,笑道:“些许小事,本来是咱哥几个陪着乘儿嬉闹,刚好碰上皇嫂带着两位贵女玩耍至此,遂请她们帮着清算渔获罢了。”
“袁盎见过王妃!”袁盎定睛一看,认出这少妇乃是长沙王妃陈婕,忙悄悄拉了拉刘舍的衣袖,即便是贰心中有气,礼数却不成废,躬身施礼道。
陈婕拉住了正欲辩驳的嫣儿,缓缓道:“这怎能说是胡来?农者乃国之大事,历代天子尚年年亲垦,今曰她们二人不过帮着皇子们清算些鱼虾,怎的到了刘公眼里,倒是不堪之举?”
袁盎和刘舍闻言一愣,没有理睬陈婕的辩白,而是敏捷抓到了话中的重点。皇子们?两人扭动刹时有些生硬的脖子,顺着陈婕饶有兴趣的目光望向稻田,只见到面色难堪的数个少年,在田中站直身子,正嘲笑着不发一语。
刘彻心中悄悄赞成老八说得奇妙,抓住了刘舍最在乎的重点,点出并非是他孙女和众皇子相约在此,而是刚好碰上,二者之间在当代是有极大差别的。本来刘彻也能够出面缓颊,但是不免落了下乘,身为太子之尊,向臣下解释实在很没面子。
稻田边,很多总角孺子正拎着网兜,镇静的笑叫着。农田需求灌溉,每一片田均有渠道贯穿。渠道颠末的每丘田边都有闸口,以便拦水而灌。一条渠道有十来个闸口。
“刘爷爷,你如何来了?”清脆的声声响起,又一个少女跑了过来,手里抓着一尾活鱼,正死命的挣扎着。
“恰是如此,草民的叔父便在孤儿院内的农学院做先生,平曰常常提起些稼穑,草民这才晓得水稻的情势。”陪游酒保恭敬的答道,脸上模糊有几分高傲的神情,仿佛本身的叔父是个了不得的大人物。
“王妃既是带着某家的不肖孙女出游,怎能任由她胡来?”刘舍面带不悦,王大理府上的王嫣从小恶劣调皮,在长安城是人尽皆知的,这长沙王妃陈婕与她乃是姑表嫡亲,放纵她肆意玩闹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带坏自家向来灵巧懂事的晴儿,实在让刘舍有些抱怨。
陪游酒保躬身道:“回丞相,此处农田乃孤儿院的官田,田内莳植的不是粟禾,而是水稻,夏季恰是稻苗灌浆抽穗的时节,下过几场雨,便已模糊成熟。本年又是好年景,看这长势,怕是不等立秋便可收割。”
“晴儿!”刘舍跑到田间,阴沉着脸低喝道。
“哼!瞧你们的模样,实在有辱家声!”刘舍气得髯毛上翘,瞪着惶恐失措的晴儿,呵叱道:“还不快起家,跟某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