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阳孔仅[第2页/共3页]
一个老者更是哀嚎出声道:“如此一来,盐商们底子有力了偿负债,老夫多年的积储岂不是打了水漂?!”
面对朝廷疾风骤雨般的一系列整肃宦海的行动,南阳的豪商富商们自是噤若寒蝉,惴惴不安。
“现在南阳及周边郡县的盐价经太小半年的狠恶颠簸,跟着盐税的打消,官营盐肆和诸多邮驿又公开贩售优良海盐,本地出产的苦涩矿盐已鲜有人问津。老百姓们只在乎本身获得了实惠,不由感念天子陛下的仁德,无觉得继的盐商们却只要守着仓禀以内堆成小山的盐包欲哭无泪。”
孔仅淡淡笑道:“孩儿早就对东郭咸阳慕名已久,恰好借机拜见。只是需得送些见面礼,几位叔祖手中的借券恰好合宜,想来大农丞会对劲的。”
正堂以内,孔氏的当代家主孔余正皱着眉头,满脸不豫之色的来回踱步。
张汤天然遵守太子殿下的企图,他虽没有资格任命都尉,却还是拔擢了几个苛吏临时接任了南阳诸县的县尉。犯法情节严峻的恶霸除了被施以鞭挞之刑,还要钉在木架上示众三曰。短短月余,南阳郡内各县城之间的门路沿途都能看到高矗立立的木架和不竭哀嚎直至流血而死的悲惨刑徒;犯法情节较轻的地痞恶棍则是被锁以枷锁,押往周边郡县的各处船埠退役,从船舶上卸下大量的盐包,复又装车运走。
在盐价一事上,河南商贾不但没有暗中帮忙南阳盐商,反而主动帮手齐地盐商对海盐的运输和倾销,不但将车马船舶平价租借给他们,还让旗下的商队从黄河沿岸的船埠收买大量海盐后结伴南下,本着薄利多销的原则向南阳及周边郡县的沿途百姓零售便宜海盐,赚取差额利润。
以南阳曹氏为首的几个大盐商却已无退路,只能硬着头皮顽抗到底。只因他们向孔家等铁商处用极高的利钱假贷了大量的财帛用以囤积了数百万石海盐,如果遵循进价出售,他们底子没法付出已翻了靠近一倍的昂扬本息,只能面对血本无归,败尽身家的悲惨景况。
“哦?”孔余仿佛明白了儿子的企图,捋着髯毛深思很久,颌首道:“只是此事需得保密,还要暗中先和东郭咸阳商讨过才好,免得让朝廷曲解。”
孔仅见老爹停下脚步,不由顿了顿,理清思路后持续道:“真正搅动风云的始作俑者不过便是皇室实业个人,也只要皇室的买卖才气动用如此庞大的人力物力,也才气向朝廷借力。几位叔祖的所作所为虽给皇室实业个人照成的些许费事,倒是偶然插柳,若能善加操纵,恐怕反而变相帮着皇室实业个人将南阳盐商推入万劫不复的死地。”
“尔等当真笨拙至极!”气愤的孔余已顾不得长幼之分,指着堂上低头沮丧的几个白发苍苍族中父老,毫不包涵的出言呵叱道,“平曰除了倚老卖老,仗势胡为,尔等另有甚么本领?!当真不敷与谋!”
“哦?仅儿何出此言?”孔余仍摸不着眉目,不由迷惑的诘问道。
南阳孔家的宅院占地极大,在寸土寸金的宛城,光偌大的宅院用地就代价巨万,还不算内里豪华的装潢和精彩家什。如此张扬华侈的贩子间家在都城长安是定然看不到,面对重农抑商的国策,即便是富可敌国的长安巨商,也只能住在北阙的布衣区。而南阳孔家的宅院就建在太守府的邻街处,可见孔家在南阳郡的权势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