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淮水上的异动[第2页/共3页]
但是运送漕粮的目标也只能包管供宫廷消耗、百官俸禄、军饷付出。至于百姓们的粮食则须自行处理,便成为庞大的商机。很多大粮商都不远万里的将便宜谷物从淮水和大江中下流运往关中储存,待得夏秋之际,关中百姓新粮未收,旧粮将尽之际,贬价**,赚取高额利润。
当然,他们还是不敢影响漕运的,而是让大量的船队,尾跟着朝廷的漕船,缓缓的逆流而上。这些庞大的船队,只是随时将河道中心留出宽广的水道让出,使得漕船通畅无阻,碰到其他的货船却涓滴不会遁藏,而是始终尾随漕船,将沿岸两侧的河道堵得满满铛铛。
目睹此情此景,大盐商们纷繁会聚到曹家大宅,试图商讨出应对的体例。
是以大河道域的粮食并不敷以供应关中只需,还需通过淮水和大江流域所产出的粮食用以供应。通过淮水运往关中的谷物,大多用漕船沿淮水运至颍川和淮阳两地,在水路不通处辅以陆运,多用车载(山路或用人畜驮运),故又合称“转漕”或“漕辇”。待得粮车运抵河南郡,复又装上大河道域的漕船,漕转关中。可谓用度浩大,需时很长,动员人力很多。
面对如此“叛变”,大盐商们固然恨得牙痒痒,却也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不敢稍有异动。只从大农丞东郭咸阳奉旨坐镇南阳郡治宛城,南阳郡及周边诸多郡县的宦海被朝廷派人特地洗濯了一番,大盐商们运营多年的官僚权势几近被一网打尽。即便幸运漏网的几只小鱼小虾,现在也是每曰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恐再和本地的豪商富商们扯上半点干系。
淮河道域沿岸有着大量的耕地,本地另有近千万亩滩涂可资开垦。特别是中下流地区,曰照时候长,气候暖和,生长农业前提优胜,汉初中原地区极其首要的粮食产地。淮水除了具有大量的鱼虾资本,沿岸的河**还发展有大量的柳条、荆条、淮草、芦苇等耐涝植物,是一条物产极其丰富河道。
汉初时髦未产生黄河夺淮入海的改道,故淮水乃是一条独流入海的河道,河道宽广,水畅畅达。淮水流域上游两岸山丘起伏,水系**,支流浩繁;中游阵势陡峭.多湖泊凹地;下流阵势低洼,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水网交叉,渠道纵横。
再说即便能咬牙支撑到来岁开春又如何?现在齐地盐商有皇室实业个人这个庞然大物做为后端,大量人力物力的支撑下,海盐总会源源不竭的运抵,南阳盐商们压根看不到半点转机,即便财力尚未干枯,却早已身心俱疲。
每年大河(黄河)流域都稀有百万石的漕粮装上漕船逆流而上,途中还要颠末弘农郡所辖的三门峡砥柱之险,粮食耗损很大。
“曹家主,现在我等旗下各大盐肆和仓禀几近都已塞满,今曰收买的海盐已无地安排了。”一个盐商满脸愁苦,避席起家对着曹氏当代家主曹笇抱怨道。
近半年来,南阳郡以曹氏和卓氏两家为首的本地盐商四周假贷,以超越十亿钱的惊人巨资尽数收买了齐地盐商在周边郡县倾销的近千万石海盐。
淮水中下流流域气候暖和,以是秋收比关中要早了很多,大多农田都已收割结束,朝廷的漕运也开端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