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罪证确凿[第1页/共3页]
曹笇固然迷惑万分,也深恨孔家暗箭伤人,却心知现在不是追根究底的时候,当即稍稍定下心神,躬身缓缓道:“回掾史,即便这些借券都失实,但也只能证明草民乃是欠下债务,但讼状上告的是草民负债过期未还,二者不成相提并论。如果此人拿着这些借券上门要债,草民便是变卖祖产,也会连本带利的尽数了债,何必闹上公堂?”
曹笇毫无防备,顿时被踹了个趔趄,愣是向前迈了几步方才站稳,大腿虽被踹得生疼,却不敢痛呼出声。
一番作势后,他饶有兴趣的望向李周,开口问道:“印信和署名固然确是曹笇无疑,但这归还钱款之人却不尽不异。诸如孔匡,孔会,孔坡等人,本官虽不是全都熟谙,却常日也尝闻其人,仿佛尽是出自南阳孔氏吧?”
朴辛闻言一愣,却不由微微颌首认同,不得不承认曹笇言之有理。负债还钱乃是天经地义之事,官府向来尽管负债不还之人,现在这李周仿佛从未上门要债,曹笇压根算不上冒犯律法。
出于此种考虑,胡达刚才之以是数次出言替曹笇讨情,便是考虑到背后的太守和府台长官恐怕也不想竭泽而渔,只是想恐吓一下曹笇。若当真如此,他出言和缓堂上氛围,不但在曹笇面前卖了情面,还等因而替太守和府台长官圆场,即是两端都能卖好的无本买卖。
“哦?”朴辛不置可否的望着曹笇,缓缓问道:“真有此事?”
朴辛不但没有计算李周的冒然出言,反倒非常玩味的望向曹笇,明摆着等他出言自辩。
固然在有为而治,与民生息的汉初,律法宽松,百姓安居乐业,但对于仆从,可就是别的一番景象。汉初对仆从的残暴不下先秦,乃至犹有过之。在汉人眼中,仆从只是牲口,乃至职位还不如牲口,当真是过着猪狗不如的日子。
公然,李周涓滴没有在乎堂上世人的反应,而是缓缓从怀中取出一摞丝帛,玩味的笑道:“虽说草民并未见过曹笇,但这些借券都是货真价实的,想赖也是赖不掉的。”
一向面色安静的李周不由轻笑一声,满脸戏谑道:“口说无凭,不知曹君可与他们立有左券?”
书佐倒是见机,见到兴讼之人出示了证物,也不消主审官发话,赶快上前接过。他细细验看了半晌,肯定了借券上的大抵内容和印信后,方才躬身呈到朴辛的桌案上,恭敬道:“禀掾史,下官已查验,确是曹笇立下的借券。总计欠钱亿铢,月利五厘。”
“曹笇,现在证据确实,你另有何话说?”朴辛将惊堂木重重拍在桌案上,清脆的响声将失神的曹笇吓得浑身一颤抖,方才回过神来。
胡达也是面色大变,本来他遵循着对曹氏深厚秘闻的猜想,以为曹笇必然不会欠下庄稼汉打扮的李周如此大笔的银钱,更不成能过期不还。是以他以为这李周本就是诬告,乃至很能够是新任太守和府台长官借机讹诈曹氏,变相索贿的小手腕。
朴辛拿起借券又细心看了看,点头道:“言之有理,确切已过了半年期约,已是过期无疑。”
更因为两家同为南阳的巨商,常日另有诸多来往,相互搀扶以应对诸如河南商贾等外埠行商,干系算得上和谐。按理来讲,打压曹家对孔家并没有半分好处,反而会落下打压本地商家的坏名头,引发南阳其他商贾的气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