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汉魏文魁 > 第二十一章、采采荣木

第二十一章、采采荣木[第1页/共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是勋所念的,是半首陶渊明的《挽歌诗》,原诗一十八句,他给省了一多数儿,还把“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何如”四句给缩成两句。启事无他,前面他记不全了。

“幽室一已闭,贤达无何如。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别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此言大善,”孔融再次鼓掌,完了问他,“宏辅师从何人,治何典范?”

当下孔融就问:“这位少年是……”是仪从速出列:“舍侄是勋。”孔融冲他点点头:“很好,很好,余明日便将返回都城,子羽且携令侄来见余吧。”

又来了……是勋只好腆着脸答复:“本在远郡,未有良师,都是自学罢了,其间各种不解之处,正无可求问。”

孔融点点头:“宏辅良才,余若能得而教之,平生之幸也。”接着话锋俄然一转:“可惜克日国事倥偬,难有闲暇,可惜啊,可惜啊~~”

是勋站在行列当中,大着胆量抬开端来察看那位闻名的孔北海——只见此人三四十岁年纪,面如冠玉,挑眉细目,五柳长髯,书卷气要多过官僚气。孔融先祭拜了,读了一篇短小的祭文,然后歇了会儿,正筹算分开。这时候该轮到是勋朗读祭文了,他端着是仪手书的木版,在灵前愣了好一会儿,终究一咬牙,一顿脚,趁着孔融还没出门,“呜呼”一声,开口吟唱道:

他料得一点儿也不差,孔融身为“建安七子”之一,东汉末年的闻名墨客,即便独立于各自的时空,相隔着冗长的光阴,那跟陶渊明也必然心灵相通啊——咀嚼回味了一下今后,当即鼓掌喝采。而合座上的其他那些官僚、权贵,包含是仪,全都大眼儿瞪小眼儿,完整品不出来这诗究竟幸亏哪儿。

“采采荣木,于兹托根。繁华朝起,慨暮不存。贞脆由人,祸福无门。非道曷依?非善奚敦。”

是勋前一世对国粹是有必然浏览的,尤喜诗词歌赋,而诗歌当中,背得最多的就是曹操、曹植、陶潜、李白、苏轼这几小我的作品。向来不会抄诗不算是个好的穿越者,不会裁剪黏贴的穿越者也不算是个好的当代人。以是自打进了是家,他就揣摩着靠抄诗来立名,但是抄谁的好呢?

因而是勋第二天就跟着是仪出了营陵城,前去北海都城剧县。两人同车而行,还带着五名家奴和二十名土兵沿途庇护——但是是勋揣摩着,上回我们一样二十多人,不也被人打得跟狗一样么?就这些货品,管巳一个能打十个,管亥固然没见脱手,就那身板儿,估计打三五十个不在话下。

曹操的?不可。曹操很多诗篇创作的年代都不切当,天晓得他这时候有没有已经做出来了。天晓得“对酒当歌,人生多少”是不是他少年期间所作,等老了才跑长江上把槊一横,装模作样地吟出来?这期间可不敢抄袭了被当场擒获还满嘴喷事理,再说了,他敢跟曹操讲事理吗?

是勋心说我怕谁也不会怕孔融啊。象祢衡那种臭嘴臭脾气,孔融都能受得了,我这么一诚恳孩子,还怕获咎孔融吗?

曹植的?也不保险。他实在不记得曹植是哪一年生人了。即便这时候曹植还是个小孩子,天晓得这孩子是不是天赋异秉,一落地就会做诗了呢?顶多也就《七步诗》抄起来没承担……如果撞了车,倒是能够去跟曹植掰扯,可万一曹家老爹出来帮着撑腰……他还是不敢去跟曹操讲事理啊!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